。。。。。。。。。。。。。。。。。。。。。。。。。。。。。。
1月3日,鐵血鎮戰士斗志昂揚地從康州出發,再次踏上征程,這一次,他們的行動范圍不再局限于驚虹東部,而是將目標放在了全國范圍。他們要在驚虹全境內掀起一場浩浩蕩蕩的羅賓漢大行動。
由于在一百多天的時間里,連續兩次發動大規模的圍剿行動,前后召集兵員計有四十余萬人次,在戰斗中損失士兵累計超過十五萬,驚虹人暫時實在是無力發起第三次圍剿戰役,他們需要時間準備對策,重新調集兵員,征調物資,擬訂主將人選,鐵血鎮再次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
這段時間里,驚虹國內只能任鐵血鎮縱橫馳騁,往來自如。
而淺水清的主要打擊目標不是別處,正是所有和明成亦有關的地區。凡是有其重要產業存在的地方,他必定不遺余力進行打擊,當然,按照協議,圣威爾人的商隊也倒了大霉,鐵血鎮不殺人,但下手搶得比誰都兇。與此同時,他秘密派出離楚,帶著二十名戰士,喬裝改扮成當地平民,前往明成亦所在的火云城。
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淺水清劫掠資源的順序排位:淺水清每到一處地方,優先搶奪的第一順位資源不是糧食,而是戰馬。
這到不稀奇,對淺水清來說,他現在主要的戰略目的就是退回國內,所以采用弱勢打法是再正常不過的,然而無論麻雀戰,游擊戰,埋伏戰,騷擾戰等,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高度的隱秘性與機動能力。
因此,在淺水清的部隊里,戰馬就是最重要的資源,沒有戰馬者,就意味著掉隊,在這處處都是敵人的環境里,掉隊就意味著死亡。
然而第二順位的資源要求就有些稀奇了,是金錢。
淺水清定下的打劫標準,其資源搶奪優先性排序為:戰馬,金銀珠寶,糧草,武器輜重,藥品。。。。。。
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極為奇怪的完全錯位的資源需求序列,就是糧草竟然會成為第三序列的補給資源,金銀財寶這種在戰爭中幾乎可說是無作用的東西竟然排到了第二序列。對淺水清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在起初很多人是大惑不解的,然而直到后來,人們才終于明白其中蘊含的陰謀有多可怕。
不過在當時,驚虹方是不以為意的。
在他們看來,淺水清劫財雖眾,卻永遠帶不出這個國家,除了分發給當地百姓,用來購買糧食等必需用品外,幾乎毫無用處。驚虹國內銀財轉來轉去,最終還是回到驚虹國內,反使國庫收入有所增加,除了要不情愿地養活這批外來客,驚虹人幾乎不需要為這場戰爭付出任何額外的支出。就一個國家而言,養活兩萬多人實在不成問題,至少相比勞師動眾,動員數十萬大軍圍剿而言,要輕松許多,正是這種心態,反而使驚虹人沒有人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假如淺水清劫得了一百兩白銀,那么充其量只有五十兩回到百姓口袋。這本也不稀奇,畢竟鐵血鎮自己也要用錢,但問題是,他們花的遠遠不如他們賺得多。
可是,這多出來的銀財去了哪里,卻沒人知道。
由于是劫獲得來的財富,又分發無數百姓,因此損失方總是報高,而受益方總是報低,且不論他們間有怎樣的糾葛扯皮,暫時的,沒人發現這其中的貓膩,直到某天,某個幸運兒的出現,才為大家解開了這個迷團,并因此而徹底引發了那場驚虹歷史上罕見的大動蕩,順帶也解開了旺贊那個總也不解不明白的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