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群百姓在有心人的挑動下,抗著鋤頭,拿著鐮刀,一隊隊浩浩蕩蕩向著衙門走去。
除了野柳村,金雞嶺,米家寨,紅土窯,崗下鎮,驚虹各地諸多村落縣鎮,到處都在上演著這樣的戲碼。仿佛是一夜之間,所有人都約好了一般,在春末夏初之交,為驚虹人送來的是一份動亂大禮。
淺水清撒出去的種子,終于開始在驚虹這片土地上醞釀出動亂的萌芽,它們就象一根根青草,努力著鉆出地表,隨風搖擺,拼命地與地里的莊稼爭奪營養,壯大自己。驚虹人想要去除這些雜草,就勢必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物力,再沒有余力兼顧在田野中四處亂竄的耗子。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努力換來的結果卻可能是莊稼沒能保住,耗子卻愈發壯大成災。
事實上,災害很快就降臨了,淺水清這只耗子,為了保存自己,不惜為驚虹這塊莊稼地引來數以千計的外地大耗子,使得驚虹動亂風暴越卷越大,也愈演愈烈。
。。。。。。。。。。。。。。。。。。。。。。。。。。。。。。。。。。。
為了盡快到達康州,世均洋可以說是在不眠不休地趕路,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早點立功,挽回敗仗后可能到來的懲罰。這段時間里,除了去見過一次仲叔業外,世均洋再未與任何人聯絡,他已經鐵了心要立功贖罪,否則絕不見國主。或者,仲叔夜當年的命運正是他做出如此決定的原因,在脾氣性格上,世均洋其實與仲叔夜很象,在國內的官僚體系中,都不是那么招人待見。他們太過自傲,雖有真本領,卻也因此眼高于頂。
然而隨著離驚虹中東部地區越來越近,城市繁華程度越來越高,人口稠密度明顯增加,世均洋卻驚愕發現,不知從何時起,驚虹內部基層人民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糟糕,各地動亂明顯加劇,紛爭頻繁,動亂不息,幾乎到處都有不穩跡象。
世均洋憑借他敏銳的軍事頭腦,敏感地意識到,這背后一定有人在推波助瀾,挑動國民動亂,而如果一定要說誰是幕后兇手的話,再沒有誰比淺水清更有資格得了。
一路走來,世均洋已經親眼目睹過多次平民暴亂的景象,不過還好,暴亂雖然頻繁,驚虹官府卻還有余力掌控。事實上,驚虹國內高層也開始意識到淺水清很可能正在利用羅賓漢行動導致的貧富矛盾制造民間暴亂,從而削弱驚虹國力,為逃離驚虹創造時機。
不過顯然,淺水清發動得還是太早了些,半年的仇恨積聚還不足以讓整個國家人民都陷入混亂之中,因此驚虹人還來得及處理一切,但是世均洋卻敏銳地察覺到,淺水清的陰謀似乎遠遠不止于此。
5月8日,一則消息傳到了世均洋的耳中--淺水清自進入驚虹之后,四處劫掠,曾得大批財富,這些錢由于無法隨身攜帶,因此將其匿藏于驚虹各地。
對于這則消息,世均洋起初并未在意,但是很快,他就開始感覺到事態的苗頭有些不對了。
因為這則消息如今已幾乎在全國范圍內流傳開來,以其速度傳播之快,若說沒有人在背后主使,主動傳播,那是絕無可能的。那么誰是主使呢?毫無疑問只能是淺水清。可是他到底有什么目的,打算做什么?世均洋不知道,也不理解。
事實上關于這則流言,驚虹高層也不清楚,他們目前正集中精力在如何對付鐵血鎮,以及淺水清密派士兵掀起的各地混亂之中,哪有心情去了解流言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