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除了掘墳后的報復外引發的地域沖突之外,錢財的歸屬性成為引發這場動亂的另一個根源。
所得到的財富到底是屬于原持有者的,還是屬于埋藏地主人的,又或者是屬于發現者的,三方各執一詞,互不服氣,惟有大打出手。貧與富,鄉與村,家庭與家庭,個人與個人,因為這筆本來屬于他們而又不屬于他們的財富斗得昏天黑地,無數無辜百姓因此而悲慘死去,無數個原本美好的家庭也因此而破裂。
曾經的豪富變成了窮貴,曾經的窮鬼則一下子翻身做了主人,身份的極速變化,生活待遇的極度落差,所有的仇恨與對立都在這一刻爆發顯現,人們不再注意鐵血鎮在國內縱橫一事,而是轉為更加注意與自身利益休戚相關的財寶歸屬和墳墓被掘事宜。
害人者同樣會成為被害者,挖了他人墳墓的同時,也不免為人所挖,仇恨被進一步培養增加,尋找挖墳兇手,討伐敵對,討要財寶,成為每日呼喊的主題,大規模的械斗在這種情況下一日復一日的出現,無休無止,仇恨在彼此攻擊中不斷增長,蔓延,并越發加深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而在這種情況下,狡猾又兇狠的淺水清甚至還不滿足,因為他當初交給那些化整為零的士兵們的任務,除了要他們廣播流言,鼓動挖墳尋金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鼓勵對抗,在暗中挑撥村民對立對抗,并給予他們可對抗的本錢----淺水清手段毒辣,在向各地埋進大量財寶的同時,竟也埋藏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這些軍用武器制作精良,平常百姓根本難以得到,一件件用油布包裹著與金銀珠寶放在一起。掘墓者在尋找到大量財富的同時,也得到了保護他們財富的武器,從而可以組織人馬,雇請人手,為自己看家護院,也就無可避免的制造出一起又一起流血沖突。
由于事件的發生是在春種期間,許多百姓變得無心種地,大量的田地因此荒蕪,無人耕種,而那些本分老實的莊稼漢們,雖然抵制住了財富誘惑,卻因為自家墳地的存在而卻無可避免地要受到外來掘墳者的踐踏傷害,并最終被迫走上報復之路。由于驚虹人并不認為淺水清會買種種地,因此在種糧購買上并沒有進行太多限制,淺水清派去的戰士開始運用手里的財富大量購買種糧,更是進一步使得種子的價格飛漲。在這種情況下種地不如挖墳,幾乎成為很多百姓的共識,他們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一夜暴富之上,而放棄了自己的本分。隨著各村各地的護墳隊建立,很多人甚至結群成隊地組織挖墳,相約共同努力,共同發財,同時也共同對付抵抗者,直接導致對立沖突的進一步加大,流血死亡事件的進一步增多,呈現出一種惡性循環的姿態。
就這樣,淺水清運用手中的財富,為驚虹全國人畫出了一張美好的大餅,這張大餅以出賣良心為代價,換來的不是財富與收益,而是流血與動亂,和即將到來的那可怕的欠收年月。。。。。。
這份用心,無疑是可怕與險惡的,但是在絕對的利益誘惑面前,即使有很多人能夠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在混亂的大潮前卻沒有抗拒的力量。旺贊說得很對,政治上的決策,它的一個特點就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積聚,同樣的,要消除它,也需要日久天長的慢慢努力。驚虹人對羅賓漢行動的漠視,可以說是直接導致了這場風暴的起因,而驚虹本地百姓日益困苦的生活,對財富的貪婪,以及見識上的缺乏,遠見上的不足還有地域性歧視問題則成為風暴誕生的根基,這使得官府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何況淺水清也根本不會給他們機會解決這個問題。為了對付驚虹人,淺水清總共準備了三股風暴,這才剛剛出現其中的兩股而已。
用淺水清的話來說,人性若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惟看操舟者如何利用。我要做的,不是在海面上制造出一股大風浪,而是往驚虹這條船上放一些他們所需要的重要的淡水資源,然后引發他們的搶奪。當驚虹的操舟人還在將注意力集中在那條海底的巨鯊上時,全然沒有注意到身邊的水手已經一個個成了紅了眼的公牛,展開了彼此的撕殺與毆打。被做為捕獵對象的巨鯊依然還在驚虹的這條船附近四處亂轉,驚虹號航船卻已經開始因為內亂而走向了傾斜的過程。。。
。。。。。。。。。。。。。。。。。。。。。。。。。。。
“淺水清。。。你好毒!!!”在終于想明白了這一切行為的背后,世均洋不得搖頭苦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