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崗上,淺水清任由清風吹拂,卻撫不平他仿佛一團亂麻般的心。
信,是計顯宗交給烈狂焰的,這一點在軍中并不是秘密。當赤風婉聽到淺水清所言之后,痛快地說出了內應的名字。
由于信上并未涂毒,計顯宗這個送信人在表面上不會有任何問題。錯非事先察覺到暴風軍團有西蚩人的內應,并早早泄露給了西蚩人關于烈狂焰的傷情,否則沒人會想到,格龍特書寫此信的目的就是為了氣死烈狂焰。直到現在,包括舞殘陽和劫傲二人在內,依然很難理解格龍特為什么要寫這封信,看起來是典型的瞎貓撞上了死耗子的無意義行為,誰能想到內中卻包含了太多陰謀。
淺水清對于內應是計顯宗一事到是絲毫不覺得驚訝,鴻北冥死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盡管不能以此推定他是整件事的主犯,但做為懷疑對象卻是具備條件的。
將信交給烈狂焰后,計顯宗看著烈狂焰氣到吐血倒地,然后親自派人通知舞,劫等人,同時安排烈焰衛守衛在外,以穩定軍心為由不許任何人接近,其實是為了拖延救治,他自己則潛回到烈狂焰的身邊觀察他的傷情。這是為了確保烈狂焰會死,如果烈狂焰的傷勢復發得不夠重,他會考慮親下殺手,當然如此一來,他暴露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因此他不許任何人知道自己當時就在烈狂焰帳內。
待到發現烈狂焰的確已經生命垂危時,計顯宗心思大定,這時正好舞殘陽和劫傲二人趕到,計顯宗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烈狂焰的臨終遺言,竟然是配合鐵血鎮偷襲寒風關的大計。
計顯宗很明白一件事,西蚩大帝國在計劃長遠未來時,驚虹是很重要的一個跳板,通過它,西蚩人可以擁有剿滅楓,丘等國的借口,可以以正義之師的名義對抗天風,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中原地區。然而這一切,都必須在赤風婉嫁進驚虹以后在進行,才顯得更有說服力。
所以,西蚩人需要天風人對驚虹人予以強大的軍事壓力,但是對于是否滅國這個問題上,西蚩人有兩種看法。
一種并不希望驚虹就此滅國,因為這會助長對方實力,同時給西蚩人的出兵造成軍事上的麻煩。這方面看法以格龍特為首,這也正是格龍特為什么堅持要保住驚虹,先滅淺水清的原因。這種做法在軍事上的把握更大。
另一種看法則認為驚虹就算被滅也沒關系,因為姻親關系從來都不是一種可靠的國家聯系,反而是政治與經濟上的聯合更加可靠。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先和親,然后坐看驚虹被滅。天風人拿下驚虹后,必會屠戮王室不留后人,先一步離開的赤風婉就可以用驚虹王后的名義和赤帝之女的雙重身份邀請西蚩人進入,如此一來,到時候只要趕走了天風人,則最差結果,西蚩大帝國也將得到驚虹一國之地,有赤風婉的存在,西蚩占驚虹名正言順,若她能懷有梁室的遺腹子,就更好不過。在此結果上再進一步,就是以驚虹為契機,全面占領整片中原大陸地區。這種做法在政治上的把握更大,為首者則是老丞相旺贊。
當然,在這一切的軍事準備中,還包括了挑動其他周邊各國對天風人使用武力等一系列手段。
但是無論哪種看法,都是建立在赤風婉先嫁入驚虹的基礎上進行,區別只不過是一個要坐等驚虹被滅,一個則不等被滅就動手。
天風人給驚虹人強大壓力如今正在使一切變得可行,因此西蚩人一直在朝著這方面努力,計顯宗很敏感地意識到,此時此刻,還不能讓天風軍拿下寒風關。否則赤風婉還沒嫁進驚虹,驚虹人就可能已經先亡了國,這也同樣正是格龍特的想法。他無法接受三國一統的天風帝國在一位天才統帥的率領下成為西蚩人最強大的勁敵。所以他必須阻止這件事。
恰巧烈狂焰臨死前,說出由淺水清繼任暴風主帥的遺命,計顯宗立刻抓住舞劫二人心中的不滿。他大膽進言,建議放棄攻打寒風關,置淺水清于死地,這個險可以說冒得相當大,可他終于成功了。不但淺水清和鐵血鎮因此被困驚虹,兩位軍帥也被他牢牢捏住把柄,徹底掌握在西蚩人的手中。
有人開了頭,自然就有人做接下來的事,一切就變得順理成章起來,舞劫二人心中妒火被挑起,再沒考慮其他后果,以至于大錯鑄成之后,想后悔都來不及了。
但是事態有時候又并不總是如人們所料想的那樣去發展。
淺水清固然是被困在了驚虹,卻并沒有坐以待斃,反而越戰越勇,數次力克強敵,令大陸周邊諸國震驚。如此搶眼的表現,固然讓天風人欣喜若狂,也使得西蚩人原先的政治策略和軍事規劃,被迫做了一些改動----加速赤風婉嫁入驚虹一事,做好天風人有可能拿下寒風關,西蚩人提前發動戰爭的準備。
這是政治需求向軍事需求做出的一次重大讓步,這在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淺水清的出色表現。
然而這點改動卻同樣并未能按照他們的計劃去走,反而剛一實行就出了差錯。正如淺水清的計劃因為西蚩人的出現而遭遇變故一般,西蚩人的計劃,同樣因為詭八尺這個軍中小福星的出現而擱淺,并導致淺水清獲悉一切前因后果,甚至連計顯宗這顆埋藏在天風帝國多年的暗棋,都被他給挖了出來,徹底為帝國清除了一大毒瘤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