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么?淺少,你瘋了嗎?”方虎大叫。
“我比任何時候都清醒。”淺水清冷冷回答:“照我說的,把通告發出去。”
。。。。。。。。。。。。。。。。。。。。。。。。。。。。
中秋大戰,成為寞子歐和淺水清兩個人共同的表演舞臺,寞子歐因此而名噪大陸。他成為大陸第一個成功偷襲到淺水清,并令其損失重大的將軍,也是第一個從淺水清口中搶食吃的人,同時更是第一個淺水清交口稱贊,聲稱“不敢與之為敵”的將軍。
相對寞子歐兩萬騎兵的精彩表現,驚虹主力大軍的表現卻是慘不忍睹。他們不僅沒有勝利的信心,更缺乏拼死的勇氣,兩者皆無導致的結果就是潰敗。而這其中主要的原因除了自身質素不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起源于梁丘旭這個好榜樣。梁丘旭的撤退引發的是一群將軍的跟隨逃逸。二十萬大軍在一夜間就這樣化做鳥獸散,所有戰力兵消瓦解,不復存在,鐵血鎮贏得輕輕松松。
如果不是寞子歐騎隊的突襲,那么這場戰斗本可稱作是淺水清有史以來最完美的一次戰役。
即便如此,除梁丘旭帶走八萬,白天戰死三萬人之外,剩下的十九萬驚虹軍隊里,有超過六成的士兵或死或俘,鐵血鎮一戰功成,取得了進入驚虹以來最輝煌的戰果,但同樣也付出了進入驚虹以來,戰斗損傷最大的代價。近一萬士兵,就此戰死沙場,鐵血鎮兵力因此而一下折損了三分之一,還剩下兩萬一千士兵。
最糟糕的是,淺水清計劃中的兩大戰略目標最終只完成了半個。
戰爭有時候不能僅僅依靠死亡人數來確定勝負,關鍵還是要看預期目標能否完成。能夠完成目標,則損失再大也可稱之為勝利,完不成目標,損失再小也是失敗。
每一次戰事,除了要計算戰役的明細帳外,更要計算整個戰局的總帳。
淺水清為這次戰役先后定下兩大戰略目標。
第一目標是生擒梁丘旭,結果由于寞子歐的介入,導致梁丘旭脫逃,試圖借著挾持對方皇帝的機會大搖大擺離開驚虹的戰略規劃徹底破滅。而第二戰略目標,大量消滅敵軍部隊,為一旦擒王計劃失敗后的鐵血鎮贏得更大的回旋空間,卻也只完成了一半,鐵血鎮付出重大損失,最終取得總計滅敵十六萬人的戰果,但還是有十四萬人逃出了生天,淺水清計劃已久并付出重大的盛宴只吃到一半,就被迫匆匆下席。
于是戰前還躊躇滿志的淺水清,在這場大戰塵埃落幕之后,臉上已布滿了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