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可激起了某些人的不滿,馮君成第一個跳出來叫道:“你們這些做將軍的,只知道下達命令,卻不知我們要完成這些任務有多困難。你們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造船。”
淺水清眉頭一挑:“哦?那你到是說說造船是怎么回事?”
“造船在一般情況下是先造一個小的船模,在水池中檢驗其航速、浮力、推進系統的協調度、傾側極限點等各方面的綜合效能。取得滿意的結果后,再將其拆開,形成各類線條和幾何形狀,并按比例放大,造出符合要求的船體構件,然后拼裝在一起,形成一艘新式艦船。這艘新船必須經一定時間的檢驗合格,并進行調整后,才能定型,進行批量生產。”
“造船要運用到很多數學、幾何學、力學、材料學等諸多方面的知識,需要很高的工藝水平,更要有實驗精神和承受失敗的勇氣。此外,航海的軟性因素,比如導航技術等,也非常關鍵。船再大再堅固,也敵不過海洋的力量。在暴風海嘯面前,什么船都會像玩具一樣被撕碎,而走錯了方向,偏離了航道,那更是意味著死亡。”
“導航技術需要涉及天文學、地理學、水文學、氣候預測、測量學等多方面的基礎理論支援,需要使用觀象儀、量角器、六分儀、羅盤、星歷表、校正儀等許多精密儀器,需要對各海域的水深、風向、浪高變化、海潮起伏規律等做詳細記錄,才能確定出合適的航線,并幫助船只定位和矯正航向。這方面,其實要屬涯國最為出色。他們有屬于自己的航海學院,召集了一大批學者、退役海軍軍官、有經驗的船長、水手、繪圖員、導航員等,進行理論探討和技術開發,對各周邊海域的情況作了系統的初步數據采集和分析。可以說,這方面,涯國走在了我們所有人的前面,而我止水,長年以來都是近海游弋,極少超大船只的建造經驗,大規模海上運兵的歷史更是從未有過,不但比不上涯國,就連都市聯盟的商船的運力都比我們強。”
“在這種情況下,要我們在短時間內造出可供八萬大軍一次性穿越大海的船只,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這一年多來,楚將軍帶領大家日夜趕工,不斷制造,修復,改造各類船只,也只能勉強達到五萬人左右的運輸標準。可再要這樣下去,就算再過兩年,我們也未必能完成十萬人以上的海上運輸力量。大將軍的作戰計劃雖然精彩,可也需要屬下有執行能力方可,目前的條件下,我馮君成自認無能完成此任務!”
馮君成一口氣滔滔不絕地將自己這一年多來吃的苦都傾吐出來,顯然是心有怨憤,充滿不甘,也難怪他敢面對手掌生殺大權的將軍們如此硬頂了。
聽到造船一事如此復雜,一群習慣了在陸地上縱橫馳騁的將軍們也有些目瞪口呆,就連淺水清都不得不苦笑一番。只是海上大迂回戰略是他攻打麥加的核心戰略,是他為自己爭取未來和蒼野望分庭抗禮的重要砝碼,縱算有再大的困難,也必須去面對,去克服,去解決。
下一刻,淺水清沉聲道:“既然這樣,那就只能起用第二計劃了。”
第二計劃?所有人都為之一楞,不明白淺水清所謂的第二計劃到底又有什么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