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無雙立刻回答:“不是朕不答應亞父之議,實在是目前大陸紛爭,時局動蕩,適逢朕新君登位,根基不穩,正當勵精圖治,以身作則,警醒國民,不宜考慮兒女之事。”
紀良國是崖無雙能回朝登基的功臣,當年就是他,以一個四品侍中郎的身份,甘冒大險,將無雙從政變中救出來。在那之后,他一方面努力教導無雙成長,另一方面四處聯絡忠心故主的臣子,圖謀幫無雙復位。象這樣的臣子,歷朝歷代,凡有謀朝篡位之事發生之時,必然有之。你可以認為他們是忠肝義膽,匡扶正統,卻也可以認為他們是奇貨可居,行險一搏,一旦成功,日后便飛黃騰達。
崖無雙回到涯國,第一個聯系的就是紀良國,這位將一生心血榮耀都放在無雙身上的老人,在多年尋覓不得時,突然聞得太子回歸,所有死去的心思竟又復活了。由于無雙的失蹤,紀良國多年暗藏,未有行動,因此當時的涯國國主對無雙所能帶來的威脅與警惕已放松到最低點。結果無雙在紀良國招攬的死士與熊族武士的配合下,成功混進崇洋島。在躲過了海軍封鎖線的同時,無雙就擁有了徹底的軍事主宰權,輕而易舉地復辟成功。
這其中,紀良國的貢獻居功至偉,無雙認其為亞父,拜為國相,掌涯**政大權,同時特賜陪座,從此見君可以不拜,坐于君王之畔。
對于見君不拜這個封賞,紀良國堅決拒絕,不過從此以后,他就成為唯一一個可以坐在國主身邊與自己的國主商議朝政大事之人,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刻無雙這樣回答,老國相立刻急了,他對崖無雙有大恩,又是他的幼年恩師,也是罕有的夠資格當面教訓和頂撞無雙的人,直接就道:“陛下此言差矣,天子家事既國事,怎可以兒女之由廢之?如今天下方定,正當以大婚之慶昭顯王恩,賜福于民,早生龍子,方可令國民安心。否則陛下一日無后。。。。。。陛下,那叛賊次子依然在逃于外,若不早有儲君,只怕會予其趁隙反擊之機啊。”
紀良國口中的叛賊次子,自然就是無雙的堂弟,按國家律法,如果無雙無后,那么就算他今天推翻了他叔叔的位置,在他將來死后,他的這位堂弟依然有資格號召百姓擁護他,重回王座。無雙早一天成親,早一天生子,那么別人的機會就少一點。
就象當初紀良國隱忍暗處,圖謀來日一般,如今的政治場上的失敗者,又何嘗不是一樣?
所以紀良國才要敦促無雙早早成親,只是無雙的心目中,一個曼妙的身影總是揮之不去,如果可以,他真希望自己這王后的位置,是屬于夜鶯的。
一想到這,無雙就有些頭痛。
做國主,真得是太累了。
那許多繁復的宮廷禮儀他能努力去適應,那些陰謀詭詐的國家政事,他能努力去學習,但是要他把自己所有的私生活都貢獻出去,成為王位穩固的保證,將他的所有感情都一起奉獻,成為君權基石,他內心深處終究是極為抗拒的。
如若可以,他希望能夠在心里留下那樣一塊凈土,也因此,當紀良國在他耳邊絮絮叨叨說個不休,列陳納后一事,是于國于民皆為有利的大好事時,他心中的感觸卻是恨不得將這個討厭的老頭子一腳踢出去,好圖個清凈。
可他終究不能,那是他的救命恩人,是他的老師,是他復辟的功臣,更是國家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