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五運軒轅修出了四運,修為直逼武宗,也就是太乙金仙。
蚩尤雖然在人武之路上走的不太通暢,只是大宗師,但他天生神力,再加上普通人族可以破壞洪荒這個大道加成,大羅金仙都難擋他一拳。
在和光暗人族的戰斗中,蚩尤仗著力大無窮屢獲戰功,把軒轅比了下去。
當然蚩尤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元神的修煉太過緩慢,無法抵御光暗人族的巫咒,這點又被軒轅比了下去。
軒轅的力量稍弱,可他善用軍陣圍殺敵人,也更加親民,時不時搞出個小發明,提高一下生產力。
本來兩人做搭檔,互補起來是絕對能帶領普通人族徹底擊敗光暗人族,偏偏兩個人的性格太過剛直。
軒轅傲氣沖天,不肯向蚩尤低頭。
蚩尤是個死腦筋,從出生就說要當人皇,一直說到現在。
神農的案頭上擺滿了軒轅與蚩尤的優缺點,他看了無數遍,也分析了無數次,頭都快看大了。
如果沒有光暗人族的威脅,神農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軒轅,然而普通人族已經有一個側重民生的地皇了,再來一個善于提高生產力的人皇,神農怕普通人族的血性被消磨殆盡。
動輒幾億年的一場戰爭太需要士氣的鼓舞了,每次蚩尤出戰,戰爭走勢就是雙方打了幾萬年,然后蚩尤追著敵人打幾十萬年。
擺在神農面前的難題,他解決不了,最后還是天皇命衍想了個辦法,找來年輕一輩中的有力競爭者來一場比試,三局兩勝,采用投票方式計算勝負。
為保證公平,投票的人是誰除了命衍之外,沒有人知道。
這些人中有軒轅、蚩尤,也有神農的后裔炎帝,還有古之七十二帝王的后代,誰都不可能輕易獲勝。
第一場比貢獻,蚩尤贏了,軒轅第二。人們普遍認為蚩尤以戰功做出的貢獻比軒轅提高生產力做出的貢獻更大。
第二場比民心,軒轅贏了,蚩尤不是第二,而是第三。第二是炎帝,他繼承了神農的天賦,為族人培養了一代代靈藥。
軒轅與蚩尤打平,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第三場上,然而命衍卻說第三場比放棄!誰先放棄成為人皇,誰就是人皇。
蚩尤比誰都想當人皇,他立馬就說自己要放棄成為人皇,這個實心實意的漢子為了證明自己能說到做到,居然還跑回九黎了。
然后軒轅就沒有了競爭者,順理成章的當上了人皇。
命衍哈哈大笑,說了句“這就是奇妙的命運啊”然后飄飄而去。
一直關注蚩尤的平心和盤厲看到這一幕鼻子都氣歪了,找到了燭九陰,準備去和命衍討要說法。
燭九陰安撫了平心兩人,他知道命衍一定是看穿了蚩尤的來歷,這就是擺明了不讓巫族當人皇。
如果情景置換,燭九陰也不想一個人族當巫族的皇,所以將心比心燭九陰也知道蚩尤這個啞巴虧吃定了。
但是燭九陰的目的達到了,蚩尤被軒轅封為齊天戰神,與年獸一樣,享受人族的供奉。
九黎在普通人族的地位大幅度提高,人們了解到九黎祖上是巫人后,對巫族也有了一份親近感,燭九陰要的是這份親近!
而當軒轅召開繼任大典,天皇命衍、地皇神農、人皇軒轅一同出現時,渾沌的道機變得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