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午看過了這次青少年田徑錦標賽的競賽方式,14歲以下的組別比主副項,15-16,17-18,中學生組比單項。競技組每人限報兩個單項,另可兼報接力,全能不兼單項。中學生組每人限報兩項。
葉欽報的是400米和200米,余洪武是100米和200米,李永亮是100米和400米。他們都沒有參加4×100米和4×400米的接力賽,這兩個集體項目都是在競技組那邊。
幾人說著話的時間已經穿過了跑道,到了場邊的一塊空地集合。
一個上午的訓練結束,場邊的鄭凱豐將鋼筆插會上一口袋,合上了手里的一個硬皮塑料文檔。
上午的時間他除了簡單布置個訓練計劃外,就是讓助教領著中學生組二十名隊員開始常規的訓練,而他則在旁邊細細地觀察著這次南秀市代表隊中學生組所有人的表現。
他這次篩選出中學生組的隊員,都是根據上次市中學生運動會來的,其中幾個成績特別優異的他都重點做了紀錄。
余洪武,南秀市中學生運動會100米冠軍,成績11秒39,還不錯,有希望爭取個名次。
蔣東珠,女子3KG的鉛球成績是14米75,已經大大超過少年乙組的二級運動員標準,換成標準的4KG鉛球應該也能達到13米,前三有望。
葉欽,這個是聶方平給他大力推薦過的學生,被專業隊看中,絕對速度和速度耐力都十分突出,手握市中學生運動會男子400米和200米的大會紀錄,如果到了左海市參賽還能夠有好的發揮,前三甚至冠軍都有戲,別說在中學生組,就是放到競技組都是有競爭力的選手。
說起聶方平,鄭凱豐眉頭不經意地挑了一下,抬起頭在田徑場逡巡了一番,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這個聶教練,不靠譜啊!”
一個上午忙著觀察這次集訓隊員的水平,好像只是中間瞟到了聶方平出現的身影,然后他也就沒去多注意。
把聶方平拉進教練組是件好事,他還想著和聶方平這位老教練交流一下,取取經,爭取這幾天集訓能夠突擊一下。畢竟教練員這個行當,有時候考驗的不止是一個人的素養學識,更寶貴的還有多年各種大賽的賽前備戰和臨場的經驗。可怎么也沒想到聶方平好像就露了個臉,人就早退不見了。
“好了,大家去食堂吃飯吧,飯后午睡一會,下午兩點準時到田徑場開始訓練。”
看著面前已經集合完畢的隊伍,鄭凱豐也沒有多廢話,輕輕拍了拍手,就讓所有的隊員散去。
他和聶方平或者自己同事都能開玩笑,但面對這些小了他快兩輪的學生,他卻是板著臉要維持自己一個教練員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