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分鐘后,等葉欽完成了賽前的熱身活動,在今天沒有比賽的余洪武幫忙下帶好分配給自己的號碼牌,聶方明背著手腆著肚子又走到了他面前。
“還記得我之前跟你說的要點嗎?”聶方平神色淡淡地問道。
“記得。”葉欽輕吸了口氣,“注意調整起跑器位置,速度分配要合理,最后進入直道階段再開始沖刺。一旦上了場,什么都不要想,專注比賽。”
“那行,準備上場吧。”
聶方平微微頷首,沒有說什么鼓勵的話,似乎對于葉欽參加這組400米預賽毫不在意。
……
雖然是青少年田徑錦標賽,但這次省里在方方面面都是按照嚴格的比賽流程進行。檢錄,點名,核對身份,入場。
體育場內除了賽事官員、裁判、部分媒體和場館工作人員,只有正在進行項目比賽的運動員能夠在體育場之內。其他無論是代表隊的領隊還是教練員,都只能在看臺或者通道位置觀看比賽。
像南秀市市中學生運動會時,那種跑道兩邊都圍滿了觀賽的人群的情況自然是不可能再發生。
當葉欽跟隨著同組其他選手在場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穿過甬道走出體育場的時候,只感覺眼前的視野驟然開闊,一切都亮了起來。
葉欽抬起頭掃視了一眼體育場周圍,體育場兩側幾桿旗幟高高飄揚,觀眾席上看比賽的人比他想的要少得多,數萬人的座位上只有寥寥無幾的觀眾,稀稀落落地分散在各個角落。給人感覺不像是專門買票來看比賽的觀眾,反而像是許多運動員隨行而來的家長,專門來看自家小孩的比賽一樣。
葉欽看著空蕩蕩的觀眾席隱隱松了口氣,又略有幾分失望。
觀眾席上的觀眾不多,整個賽場的氣氛也不熱烈,這讓他方才一直有些提著的心輕松了許多。失望則是他掃視了一眼,并沒有看到嚴凝的身影,遠在左海市比賽,他很希望能夠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減少幾分陌生的疏離感。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沒時間想那么多。
中學組男子400米第一組的預賽已經結束,葉欽也不知道前面的李永亮成績如何,但上了跑道,比賽即將開始,他這個時候腦海里必須刨除其他的雜念。
第一步依舊是調整起跑器,在秀水二中嚴凝有強調過這個,但內里講的并不夠細致,集訓的時候聶方平又講了一次。
400米、200米的起跑器位置調整和100米是略有區別的,因為400米和200米是彎道,為了便于起跑之后盡可能的有一段直線的加速跑進距離,彎道起跑器的安裝位置應靠近外側分道線并正對里側分道線的切點方向。起跑時,右手撐在起跑線后,左手撐在起跑線后約5-10厘米處。
從這點細致上的講解,葉欽也發現了聶方平這位在體育系統沉浮幾十年專業教練的不凡素養,很多看似尋常的動作,聶方平往往能夠一眼看出動作要領的關鍵,并且以一種淺顯的方式讓人理解。
調整好起跑器,葉欽站在跑道上,默默地回想了一遍從起步到途中跑到最后沖刺的所有要領,原本有些緊張的心情,到了此時此刻已經漸漸平靜了下去。
“各就各位……”
場邊發令員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