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以往,這個時間階段,即便葉欽接著高考這幾天放假休息一下,暫時停止訓練,都沒有什么大的妨礙,但現在不一樣,葉欽已經是進入了備戰階段。
走上了跑道,葉欽沒有按照最開始的兩圈八百米進行熱身,而是沿著彎道和知道,進行走跑交替,偶爾還進行一段快速跑。
他現在的熱身方式是聶方平重新制定的,縮短了時間和距離,但熱身的效果卻提高了不少。這種短時間高效率的準備活動模式易于縮短機體生理惰性、刺激神經系統,提高機體的興奮性,使運動員及早進入運動訓練狀態,并節約體力投入到訓練中去,對縮短訓練總時間、提高訓練效率有積極的作用。
接受聶方平開始指導訓練以來,葉欽最大的感受就是強度很大,但訓練的時間好像比以前還短了。
沒有像以前嚴凝對他訓練的那樣,需要周六周天很多時間都賴在操場里,晚上訓練也不是之前最初參加市中學生運動會那樣的半小時,而是從放學一直到上自習中間除了吃點飯,三個小時全部都囊括了進去。
葉欽現在的訓練自我感覺上是一種,時間短、節奏快、效率高的模式。訓練的質量和效果,葉欽自己都能夠清晰地感受得出來。
其實有過體育訓練的人都會知道,如果進行長時間的訓練,神經會處于高度的緊張狀態,很容易導致生理和心理疲勞,時間越長,其疲勞程度越嚴重。
而且他還要上學上課,時間的安排上需要更加的合理。
面對這種情況聶方平調整了訓練模式,提高他準備活動的效率,減少準備活動的時間。然后采用反復多次的強度刺激與多次刺激強度的疊加、節奏快,減少完成訓練任務的時間。
這種感覺,對于葉欽來說,和課堂上的學習有點像。他是肯花時間投入學習的人,但他自己都感覺得到在效率上比起不少同學有差距。
而換到體育訓練上,這個概念也類似,就是時間投入并不是唯一的,高質量的訓練才更加有效,縮短生理、心理疲勞的時間,有利于運動員的休息和恢復。
從跟嚴凝開始訓練,到后來跟著聶方平訓練到現在,葉欽已經不是之前那個對于體育什么都不懂的少年。有些地方還不是特別理解,但他基本上所有的訓練任務計劃,都會牢牢地記住,聶方平偶爾講述的一些遠離特點,他也都背了下來。
一個人默默的時候,就反復咀嚼,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態,去細心體會。
葉欽對于等會省隊有人過來對他進行測試,心情還是比較平靜。但葉欽絲毫不敢大意,為了能夠讓狀態完全出來,還是認認真真地在跑道上進行了一番熱身。
今天的測試不是什么省隊教練對他招入省隊的測試,而是對他去燕京參加內部選拔賽的資格測試。
因為國情和體制的關系,在國內很多比賽,尤其是田徑類的全國性或者一些大型的賽事,都是需要有專門單位掛靠,地方隊選送才行。葉欽如果要去燕京參加內部選拔賽,走出去代表的就是海西省。當然如果他當初加入了前衛體協,自然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單位選送去參加。
正當葉欽做了幾組加速跑,差不多完成熱身,繞著體育場慢走和進行簡單的肌肉拉伸,體育場外,等在那邊的聶方平和嚴凝,迎來了幾位客人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