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欽是在干什么?”
嗡嗡嗡如同蜜蜂一樣的討論聲響起,但很快,又被一陣熱烈的掌聲所覆蓋。
大家不知道葉欽做這個動作的含義,但不妨礙所有人為他鼓掌和歡呼。
比賽還未開始,但秀水二中食堂內的氣氛已經在高漲。
從鄉鎮村子走上來的少年,真正看到了一個他們觸手可及的同學、學長,從這里跑了出去。
“這個臭小子,等他回學校了得好好問問他那個動作什么意思,這么大的比賽,還一點都不嚴肅。”
溫同師在看到電視上葉欽突然做出了個奇怪收拾的時候,忍不住笑罵了一句。
隨即又忍不住搖了搖頭,少年人的飛揚跳躍,本身便是如此。
看著電視上即將開始的男子400米決賽,輕輕抹了抹眼睛,電視上馬上要比賽的人,那是改變秀水二中的現在,而眼前鼓掌歡呼,興奮難耐的,則是秀水二中的將來。
……
賀龍體育場內。
葉欽在攝像鏡頭轉過自己后,緩緩收回了手。目光卻是瞟了一眼在他左后方的第四道和第五道的兩名選手,尤其是第五道的梁朝,賽前聶方平和他介紹過對方的情況。
他應該是比葉欽大了3-4歲,是去年亞運會男子400米的第六名,在某些角度講,他和葉欽的成長軌跡有些類似。
對方是在1999年從鏈遠一中進入瀟湘省體工大隊,進行短跑項目的訓練,那時候對方的400米成績是50秒23,一年的專項訓練之后提升到了47秒27的健將級水平。
可以說兩人在400米上的天賦有些接近,同樣是一年的專項訓練成績得到飛快的提升,當然,度過了最初的爆發期之后,成績再想要進步,需要的是長時間大量枯燥的訓練。
相比較而言,葉欽能夠跑出來比對方更加不容易,進步也要更快一些,在聶方平看來葉欽的天賦明顯也要更好。
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年齡。
葉欽在賽前也看過了對方的預賽和半決賽的表現,這是世少賽之后他刻意讓自己培養起來的習慣,每場比賽,尤其是決賽,一定要去了解你的對手,知道對方的技術特點。
這一組里,葉欽了解的個人水平達到47秒以內的選手就有三個,第四道的譚忠彪,第五道的梁朝,第一道的王信。
這三人都將會是葉欽強大的競爭對手,葉欽心里也有很清晰的,他從世少賽之后,除了一周的休整時間,訓練一直沒有斷過。
訓練場上也測試過幾次手記的成績,但那都不能完全當真,只有在比賽,遇到和自己水平接近或者比自己更加厲害的選手,跑出來的成績才是真實的。
他現在也很像檢驗一下,這幾個月的訓練成果,聶方平給他的訓練強度不大,循序漸進地讓他夯實基礎,但葉欽依舊自我感覺得到,他在進步。
雖然競技體育有一句話很直白,就是說運動員個人其實跑得好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贏!
但這終究是需要一個過程和時間,葉欽想贏,但內心并不盲目。
他還沒有能夠到傲笑群雄的地步,即便在國內,他在400米上他還有一段路要走。
“各就位……”
賽場上,發令員提醒選手就位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