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yourmarks!”
賽場上帶著有些口音的各就位聲音響起。
葉欽輕輕抬起了頭看了眼卡羅澤基尼奧林匹克體育場,這種世面沒有圍墻遮擋起來如同一個環形雞蛋的一樣的室外體育場,給人的視野極為開闊。
站在起跑線前都可以遠遠觀看到遙遠碧藍的天空的白色的云翳飄動,空氣清新,雖然氣候和舍布魯克完全不一樣,但那種給人開闊心胸的感覺還是很清晰。
場邊兩側的觀眾看臺上,一萬多名的觀眾,雖然沒有他參加城運會時那般人多,但觀眾的熱情似乎更加高漲,各種語言口音的呼喊加油聲和一些小喇叭口哨之類的聲音絡繹不絕。
田徑賽場的氣氛雖然遠不如足球比賽那般全場沸騰,但往往在一些重要比賽的瞬間,還是很能夠吸引起全場所有人的注意力。
俯身,低頭,葉欽雙腳上的釘鞋落在了起跑器上。
這場男子400米的預賽,葉欽是在第五道,這場比賽對于葉欽的意義,最主要的就是晉級,但在蹲下身的準備起跑的瞬間,葉欽還是再次看了一眼第六道上的蘇丹選手阿布巴克爾-阿里。
世少賽的決賽阿布巴克爾-阿里的表現葉欽印象實在太深刻,當時阿布巴克爾-阿里以46秒10的成績奪冠,這個水平,即便到現在葉欽都不一定能夠跑得出來。
但越是如此,葉欽反而越想和對方繼續比一場。
從全國室內錦標賽臨州站的比賽之后,葉欽后面按著聶方平“以賽代練,邊賽邊練”的模式,先后參加了兩場大獎賽和一場全國田徑錦標賽暨奧運會選拔賽。
這幾場比賽里他其中一場400米拿到了冠軍,其他幾場都是亞軍季軍,此前參加的青年比賽他在國內還能算是獨占鰲頭,但是到了職業賽場,面對楊耀,景科,古凱還有徐志宇幾人,不論是在200米還是400米,他都遇到了挑戰。
尤其是全錦賽,這場是奧運會的選拔賽,他也遇到了當前全國男子400米紀錄的保持者徐志宇,雖然兩人都沒能跑出400米奧運會B標的水平,但他還是稍微弱于徐志宇一線。
不過接連三場大賽,200米和400米加起來等于六場的高強度比賽,還是讓他在這樣的負荷之中,一再成長突破,進步十分明顯。
當然,這個進步的水平,和第一年剛開始練田徑的時候來說并不一樣,最開始練田徑的時候,不論400米還是200米,他的成長速度都是以秒計算,而到了現在,400米成績突破了47秒,200米突破了21秒后,進步只能是以零點幾秒的水平往前。
這是人體的自然規律,越接近極限和頂峰,成長的速度就會越慢。但他此時成績提高0.5秒的難度,卻比之前剛開始和嚴凝一起練田徑提升個兩三秒還要難得多。
葉欽現在也漸漸喜歡上了這種比賽和訓練集合的模式,每次訓練枯燥了,或者略有所得的時候,馬上進入賽場驗證一番,不斷地糾正自己的細節,400米上體能和速度的分配可以更加精細,前半程起步速度的快慢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正是看到了葉欽這樣良好的態勢,聶方平才會感嘆在世青賽之前,國內沒有合適葉欽繼續參加的比賽了,不然葉欽可能還能夠更進一步,也因為如此,堅定了聶方平想要在世青賽或者說奧運會之后,帶領葉欽開始參加國際上的比賽。
“SET!”
場邊起跑裁判在確定所有選手已經俯身,保持身體靜止之后,發令員喊出了預備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