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陳建上了跑道開始小跑熱身,楊耀也沒急著就開始進行加速跑或者其他跑動訓練,而是在跑道旁邊慢悠悠的繼續活動筋骨。
兩人都是短跑項目上這次雅典奧運會里中國唯二能夠參加的運動員,又是老相識,基本上最近集訓都統一放在了一起。
其中加速跑,和短距離的40米沖刺,還有100米或者150米的速耐訓練,兩人練起來有個伴,多少有幾分競爭,至少不會太過無聊。
田徑訓練往往都是這樣,運動員達到一定水平后,多數時間都是教練一對一的指導,甚至是整個教練組針對各種薄弱點細化訓練,沒有訓練搭檔的話,未免顯得十分枯燥。
等陳建跑完一趟回來,楊耀并沒有著急,而是等陳建又進行了幾組手腕腳腕關節的活動,熱身得很細致,他知道陳建前幾年跟腱曾經在訓練中受過一次傷,當時就是訓練前熱身不夠,然后再進行加速跑的時候,發力太猛出現了傷病。
運動員其實都知道,充分的熱身能夠避免比賽和訓練時出現傷病,田徑運動員其實身體如果保護得好,不說完全避免傷病,但是嚴重到影響職業生涯的傷病是可以躲開不少的。
畢竟不是對抗性的競技運動,賽場上會有太多的意外發生。但人畢竟不是機器,很難每一點每一滴都精細化的做到位。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總是少不了偶爾偷懶的時候,然而意外往往在這個時候造訪。
楊耀現在自己的熱身就做得比較精細,陳建在吃過了之前訓練時候的那次傷病后,在這方面也注意得多。
“預備!跑!”
100米的跑道上,因為教練組的成員還沒有到,兩人也沒有等待他們,直接由楊耀開始喊口令,兩人先進行100米的速度耐力訓練。
100米的跑道來回反復跑,速度不用太快,以兩人的水平大概控制在12秒以內就差不多了,關鍵在于反復。一組六趟,一趟中途大概休息個一二十秒接著就是下一趟。
這種都是基礎訓練,也就是上午兩人趁著天氣還不算太熱練一會,到了下午和晚上,還要去室內訓練館,進行力量和針對彼此技術特點的專項訓練。但不論如何,基礎訓練都不可能落下。
一連往返跑了三組,兩人已經大汗淋漓,身上的短跑服完全濕透,陳建在旁邊撐著腰喘著粗氣慢慢走著,不時拍著大腿上的肌肉,環節乳酸堆積帶來的酸脹感。
楊耀雖然呼吸也比較重,但身體上的酸脹感要好一些。兩人雖然都是短跑項目,但一個100米一個200米,技術特點很明顯,陳建的爆發力要強一些,起跑反應快,加速快,但到了中后半程速度有些穩不住,速耐差一些。
楊耀的起跑和加速比陳建要略差,但后半程的速度耐力強,這也是楊耀除了200米之外,有兼項男子100米。而陳建只跑男子100米和60米的原因。
“你們倆這是已經完成了第一輪了?”
就在兩人跑完三組速耐,在跑道上慢走放松肌肉時,場地旁邊不知何時站了一個中年男子,手里拿著個文件本,正笑著朝兩人招了招手。
“師父,你們開會的時間太長了,有時間等你們,我們自己都完成了今天的速耐訓練。”
看到中年男子出現,陳建咧嘴笑著迎了上去。
“奧運會備戰可不是一件小事,篩選運動員參賽,還有隨隊的教練員和其他工作人員,方方面面的。領導們還是要開會討論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