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練和新運動員,總是要一點一點開始磨合,如果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相互交流,慢慢訓練,不論是感情上還是配合上,都會達到更加契合的狀態。
現在則是大賽備戰,于偉利心底雖然對葉欽看好,但很多東西也都沒有用上,不過,葉欽的表現還是讓他滿意的。
十七歲的少年人,剛參加完了世青賽就被國家隊急忙招了進來,準備參加奧運會,這里面的時間倉促,他前段時間都能夠感覺到葉欽明顯有了壓力。不論是訓練還是生活中情緒都變得有些低沉。
本來到了雅典,于偉利有考慮好好的給葉欽做一番思想工作,但出乎他預料的是,這個從農村鄉鎮跑出來的少年,心理調節能力比他想得要出色得多。
第一天上跑道的時候,動作似乎要有幾分干澀,但跑著跑著,好像突然就適應了節奏。
這也是于偉利目前最為看好葉欽的一方面,雅典奧運會葉欽的參賽,田徑隊里是沒有給出任何要求的,雖然葉欽打破了全國紀錄,但田徑隊里對他的期望值比楊耀還要來得低。
主要還是帶來見識大場面,為四年以后的燕京奧運會積累經驗,畢竟這個年齡能夠進入奧運會賽場,可以說是非常的難得,而以葉欽的年齡,四年后不過才21歲,八年后也不過是26歲,這種可期待值就高了。
所以于偉利接受葉欽這二十來天,只帶葉欽練了個起跑,排除其他方面的因素,多少也有些走過場的意思。
“我盡全力跑就是了。”
葉欽點頭表示明白于偉利的意思,他之前感覺到自己這次來奧運會,除了楊耀外,領隊教練還有其他人對他投以的關注降低,其他人對他不冷不熱,有點疏離,以至于偶爾還會心生出幾分孤獨。
他開始還不太明白,但在這幾天的適應性訓練后,似乎教練員都在給運動員做賽前的解壓,然后他才大概理解了。
并沒有人對啊在這次奧運會有所期待,帶著來參賽的最大目的是為了鍛煉和積累大賽經驗。他都已經是過了奧運會選拔賽后才跑出達標的成績,以他現目前的水平,也不可能有機會摘金奪銀,甚至決賽半決賽都難,這是男子短跑項目面對的絕對窘境,他在其中也不例外。
葉欽自己也很清楚,奧運會這樣的國際賽場,他要面對的是什么級別的高手。
想想世青賽男子400米冠軍,美國選手勞恩-梅里特,領先他的優勢超過了0.5秒,但這樣的人,連通過全美選拔賽,拿到奧運會的參賽資格都做不到,其選手的總體水平自然而然可想而知。
競技體育田徑項目就是如此,一切成績說話,你達到那個水平才會有那個資格。
但葉欽心里多少還有幾分希冀,既然來奧運會一次,不說奧運會金牌這個夢想,但是他至少要展現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田徑隊里的教練和其他人對他沒有太大期待,但他自己不能沒有。
哪怕只是進步一點點,努力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