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姐……”
“媛媛先別吵,等葉欽比完了再說。”陳云波坐在一邊,難得附和了一句,他多少還是知道,運動員賽前要保持專注。
“好好好!”陳梓媛有些悶悶不樂地重新坐回了座位上,左右看了看父母和姐姐三人都在全神貫注地望著賽場,絲毫沒有人注意她的反應,一時間有些泄氣。不過很快注意力跟著家人一樣,都放在了賽場上。
……
葉欽從賽場上出來的時候,看到觀眾席上的人數還是稍微有些意外。
上午來的觀眾就不少,但下午更多,一些過道上都站了人。畢竟是冬季,上午估計很多人還是不一定起得來趕過來看比賽,而且上午是預賽,下午是決賽,肯定會更加讓人值得期待。
不過,他也發現了,在他出場后的觀眾席上似乎有三三兩兩起身往外走的人群,心中暗自估計,大概是專程沖著劉陽宇過來的,在對方搶跑罰下后,大概剩下的比賽對他們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他沒有在觀眾席上望太久,掃了一眼后就收回目光,畢竟室內賽場館較小,不想奧運會時候雅典的奧林匹克體育場那樣宏大。
掃遍全場,無數燈光花繞,黑黑壓壓的都是觀眾,隨便隨便同步呼喊一聲,都是山呼海嘯一般的巨大聲浪。那種賽場的感覺,能夠最大程度的點燃一個運動員的熱血,對于比賽型運動員最是能夠超常發揮。
站在比賽起跑線前,葉欽是第五道,道次安排還不錯。400米的比賽在200米一圈的跑道上還是有前伸數,葉欽感覺還算不錯。
如果是60米或者60米欄的決賽,因為室內跑道相對于室外跑道要窄一些的緣故,選手們站在一起顯得有些擁擠。
這一組決賽里,葉欽有注意到很多都是來自各個省隊市隊的年輕選手,他對于國內男子400米運動員熟悉的不多,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全國男子400米紀錄保持者徐志宇,只是可惜對方近兩年狀態不佳,葉欽一直沒能有機會和對方交手。
走上起跑線之后,葉欽先是認真的調整了一下起跑器,他現在起跑器的調整也很有意思,比起以前可以說變化還是有點大。
一般人的起跑器調整是前后腳分割開,主要側重一腳的發力,蹬踏起跑器,另外一只腳輔助,在發力腳跨步出去后,跟著一起再度發力。
葉欽原來是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的起跑動作,前后腳彼此之間距離差不多有二三十公分,但現在在蘭迪-亨特爾的建議下,他的起跑器的前后腳只有不到十公分左右的距離。
從正面看過去,就感覺足有起跑器的蹬踏板幾乎是在一個平面上的一樣,這也是蘭迪-亨特爾給他調整的技術。
在起跑的過程中,使用雙腳同時爆發蹬踏,以彌補他現在爆發力欠缺無法快速起步的缺點,這種助跑技術的靈感來自于當前的日本200米第一人末續慎吾的技術。
葉欽開始只是適用過幾次,感覺很容易就掌握,蘭迪-亨特爾干脆建議他可以暫時采用這種技術來試試看,短跑運動員的技術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個人的實力提升,會跟著優化調整。
在目前,葉欽薄弱的是起跑加速,借助于這種起跑技術,能夠有善的提升他的成績,自然就先拿來用。
“各就位——”
在調整好起跑器后,場邊的發令員開始提醒選手就位。
葉欽輕吸了口氣,感受著身體強烈的想要釋放和爆發的那種感覺,緩緩走上前,雙腳落在了起跑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