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道,阿萊恩-弗朗西亞,格林納達,PB=44秒47,SB=44秒60;
對于一名運動員來說,創造出個人的最好PB,毫無疑問是代表著這個運動員所處在的層次和選手的等級,而賽季的最好成績,則基本意味著目前狀態的好壞。
運動員在觀察對手的時候,除了看對方的PB之外,更多的會注意到對方的SB,以及本賽季其他大賽的表現。
葉欽最為關注的除了日本的幾位選手的個人成績之外,另外最為在意的就是第八道的格林納達選手阿萊恩-弗朗西亞。
這么出生于1976年的選手,在這個時候正值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對方的實力從數據上就一覽無余,超過在場其他選手頂尖400米運動員,在2004年室內世錦賽還獲得過冠軍,在去年的雅典奧運會,葉欽第一輪就已經被淘汰。而阿萊恩-弗朗西亞則是當時的第四名,僅次于三名美國選手之后。
比賽槍聲響起之后,葉欽很快就完全投入到了比賽當中。
起步,加速,葉欽剛開始還覺得各路選手的PB和SB都不低,應該會是一場十分激烈的比賽,但從起跑線跑出第一個彎道之后,葉欽漸漸就感覺到這場比賽總體選手的水平似乎沒有他預期的那么高。
日本的400米選手總體水平比國內選手要高出一些,葉欽開始也以為這場比賽會面對日本眾多運動員的圍攻,但第一個百米之后,顯而易見的是,這些選手都沒有在前半程和他拉開差距。
這里面有兩方面的因素,一個是葉欽自己前半程水平提升,師從蘭迪-亨特爾之后,他的前半程進步迅速,已經不再是以前那種為了保持節奏,就會在前面一二百米被人遠遠甩開的情況。
另外一個也是PB,SB,這些數據僅僅是可以參考一名運動員的個人能力,但真的上了賽場之后,能否完全發揮出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超過四萬人的體育場,都是自己本國觀眾在加油助威,是一種鼓舞動力,同樣也會讓很多運動員感受到莫名的壓力。
阿萊恩-弗朗西亞在第八道跑得很快,作為一名頂尖的400米選手,他知道主辦方把他安排在第八道的用意。
那就是怕同組選手的實力太弱,使得他在前半程觀察出選手的水平而有意放水,造成了最后大阪大獎賽男子400米成績太差的情況。
在400米的比賽中,因為前伸數的關系,第八道的選手位置往往十分靠前,在沒有進入最后一個直道前,他是無法完全衡量其他選手位置的,所以跑這個道次的運動員經常需要全力以赴去發揮,才能夠盡可能的保持住自己的位置。
也就是鑒于這種情況,阿萊恩-弗朗西亞前半程并沒有像以往大賽那般豁出去拼,他對于同組大部分的亞洲選手和那名美國選手的水平心里都有清晰的認知,知道這些人構不成威脅,所以前半程雖然跑得比較快,但并未發揮出最佳狀態。
從格林納達跑到日本大阪來參加大獎賽的最大因素還是經濟原因,大阪大獎賽為了吸引頂尖運動員參賽,給出的獎金相對來說還算不錯,而且除了他之外,沒有其他頂尖運動員來參賽,他幾乎可以板上釘釘的拿到冠軍。
一百米,二百米,三百米,阿萊恩-弗朗西亞在第八道的位置獨占鰲頭,到了他這個水平即便有所收斂的跑,速度上也遠遠超過其他選手。
但這個時候,他并沒有注意到第三道有一名亞洲選手在彎道的位置時候悄無聲息的超了上來,并且死死的盯住了他的位置。
場邊,陳中州幾人此時臉色都頗為緊張,但看到第二個彎道二百五十米之后,葉欽驟然開始提速,臉上才慢慢浮起了笑意。
“就是這樣跑!”
蘭迪-亨特緊皺著的眉頭,到了這個時候也才漸漸舒展開。在他看來,前面葉欽跑得都不算太好,只有到進入第二個彎道開始,才算是讓他稍稍滿意了一些。
陳中州則目光灼灼,眼里宛如閃動著火焰,他賽前做了很詳細的功課,知道阿萊恩-弗朗西亞的個人能力,而現在的情況,讓陳中州忍不住激動了起來。
“阿萊恩-弗朗西亞,你可是大意了!”
一個擅長于前半程的選手,在有機會的時候,沒有快速的和其他選手拉開足夠的差距,到了現在,那么……
第二個彎道進直道!
葉欽在從彎道沖過知道的一瞬間,他能夠看到阿萊恩-弗朗西亞的位置,因為兩人中間其他幾名日本選手都落在了后面,他借助彎道的弧度,不用轉頭,也能夠看到阿萊恩-弗朗西亞現在的位置,對方比他僅僅領先了一個身位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