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沃德體育場適應性的訓練了一個下午,熟悉了場地之后,葉欽沒有繼續多呆。
整個體育場是明天的主場,今天來適應性訓練的運動員不少,很多葉欽不認識的黑人男女選手都有,跑道上不時都能夠看到呼嘯掠過的身影。
走到了另外一邊的場地,在那里直道上正擺放著一個個九十幾公分高的欄架,正式跨欄熱身的場地所在。
“陽宇哥,差不多了吧!”葉欽沖著110米欄的起跑線前,剛完成了適應性訓練汗水涔涔的劉陽宇打了個招呼。
“等我一下,我再跑兩趟!”
劉陽宇沖葉欽招了招手,重新回到起跑線,抓緊時間準備再夸幾個欄找找比賽的感覺。
比起其他短跑項目,跨欄項目的適應性訓練相對要麻煩一些,主要是要擺設欄架,運動員需要訓練的話就要配合場地的工作人員,才能夠抓緊把握時間。
在國際比賽上,有時候一些地方的場地條件限制,像短跑項目還好說一些,有助跑器有跑道,基本上適應場地聯系就沒什么問題,但要是像110米欄這種,需要用到很多欄架,有時候就需要和主辦方溝通。
而且男女運動員的欄架高度不同,400米欄和110米欄的欄架高度也有差別,擺放的距離等等,都需要特別注意才行。
葉欽之前聽劉陽宇說過一次,他在歐洲參加某個室內田徑賽的場景,室內60米跑道上總共就5條跑道可以使用,男女運動員都擠在一起,其中三條跑道是用來給60米短跑運動員使用,另外兩條提供給60米欄。
像尤金站這樣的室外大獎賽站點,自然不至于發生剛才說的情況,但協調場地欄架等等,相對來說,比起葉欽還是要麻煩得多。
站在場邊葉欽安靜下來,也沒有上去打擾,劉陽宇他們是大前天抵達尤金匯合的,這幾天為了準備明天尤金站的比賽,幾人都結伴到體育場進行訓練。
這也是賽前最后一次在海沃德體育場訓練,明天上午體育場就要封閉,調試設備,然后一直到下午正式比賽以后開放。
“聽說你們去了貝勒大學,那邊怎么樣?楊耀那小子我也好久沒見到了。”
葉欽剛剛走到場邊,不遠處一個額頭很高的中年男子就朝他走了過來,笑著問道。
問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劉陽宇的教練,葉欽還算熟悉的孫潮生教練。
葉欽現在還記得當初孫潮生教練給出的建議,讓他多參加比賽,以賽代練,不要困在國內的一畝三分地上。
當時聶方平帶他并沒有這個條件,但兜兜轉轉總算在今年正式開始朝國外的各種大賽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還挺好的,楊哥比以前要壯實一些,另外蔡指導和其他幾位教練都蠻不錯的。我教練說,克萊德-哈特的執教水平很高,還從他那得到了不少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