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道,約翰-卡佩爾,第五道杰森-蓋比,第六道賈克斯-特林,第七道華萊士-斯皮爾蒙,這四名都是美國選手,最后第八道是毛里求斯選手斯特凡-巴克蘭。
現場大屏幕上,此時八名選手的名單道次也出現在眾人視線之中。
第一道,尤塞-博特,牙買加;
第二道,托拜厄斯-昂格爾,德國;
第三道,葉欽,中國;
第四道,約翰-卡佩爾,美國;
第五道,杰森-蓋比,美國;
第六道,賈克斯-特林,美國;
第七道,華萊士-斯皮爾蒙,美國;
第八道,斯特凡巴克蘭,毛里求斯;
……
在簡單的賽前選手介紹之后,現場的氣氛漸漸的變得越發凝重了起來,看臺上鋪天蓋地的歡呼聲和各種嘈雜聲,自發的漸漸安靜了下去。
此時赫爾辛基當地時間已經是晚上10點多,但燈火通明的賽場,此時此刻幾乎除了現場的觀眾,還有電視機前無數的觀眾都在關注著這場比賽。
國內對于2005年這屆世錦賽或許還沒有達到那么大的重視范圍,即便央五頻道晚上的現場直播,受限于時差和比賽宣傳以及運動員狀態等因素,并沒有引起特別大的轟動。
但同樣這一屆世錦賽,在世界范圍內卻是取得了極大的關注。
國際田聯在本屆赫爾辛基世錦賽開賽后,對于各項電視轉播數據有一個簡單的統計,與2003年在巴黎舉行的上一屆田徑錦標賽相比,專用節目的總數增加了16%,電視收視率平均為3.5%。
在8月10日這一天的比賽,芬蘭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通過芬蘭55個電視節目收看了比賽,市場份額達到了驚人的87%。
與2003年相比,北歐國家的收視率都上漲了50%以上,日本2005年的累計家庭數字比2003年增加了3290萬,美國更是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覆蓋范圍。
這就是世界級田徑比賽的魅力,縱然不像奧運會那般是綜合運動會幾乎能夠吸引全世界數億人的關注,但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同樣不容小覷。
賽場上,此時八名選手在隨著現場廣播介紹之后,已然做好了最后的準備。
與此同時,場邊的發令員看著時間,通過擴音器大聲地喊出了“Onyourmarks”的選手就位聲。
葉欽快速的地吐了兩口濁氣,目光堅定的看著前方由右向左彎曲的跑道,緩緩走上了助跑器。
本屆世錦賽男子200米決賽,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