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二十米、三十米……
快速的腳步聲在轟然炸響的哈里發體育場內似乎都沒有被掩蓋。
楊耀的起步同樣很快,他的身材在亞洲短跑選手里算是高大的,比起葉欽還有高出一兩公分,一直以來,他在起跑方面和葉欽一樣也是弱項。
但是這場男子200米的決賽,楊耀感覺自己在聽到槍聲后起步非常快,他方才幾乎是有些壓著槍跑出去的,沒有搶跑,起步非常順利。
不過,第四道的葉欽起步速度,比起兩人來更快!
相比較起技術已經成型的二人,葉欽在短跑技術上可挖掘的還有不少,而且起跑技術雖然是最早學習的,但一直都不夠細致。
一直到袁郭華接手以后,葉欽在起跑方面才算是真正的得到了大幅度的進步。
袁郭華教練的身材矮小,在田徑界的短跑項目里,這樣的運動員并非沒有市場,美國短跑田徑一度就比較流行這樣的運動員,身高不高,但是起步反應迅速,爆發力強,步頻快,比起大個子的運動員在60米和100米項目里并不見得會吃虧。
有種說法,稱這種運動員為“子彈頭”,說的就是個子小,但速度快,跑起來宛如子彈一樣。在今年國際田聯運動員排名位居總分榜第二名的杰森-蓋比,就朝前美國4×100米接力名將喬恩-德拉蒙德學習起跑技術。對方就是一名起跑技術精湛,身材卻不高的短跑運動員。
從葉欽走上田徑短跑以來,雖然時間不過五年多,但歷任了好幾位教練,又見識了各種頂級的運動員,加之天賦和基礎等各方面的問題,到了現在他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技巧。
看臺上,在槍聲響起的一瞬間,中國代表團的眾人無論領隊教練還是運動員,都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
前面幾十米的起步,大家并沒有看出太大的差異,尤其是中間幾個道次的運動員,這些都是在預賽半決賽中成績比較突出的,在這個彎道起步階段還是不怎么能夠看出。
但很快,漸漸的場邊的觀眾們逐漸能夠看出一些端倪。
五十米、六十米、七十米……
賽場中間,葉欽的速度不斷提升,漸漸的在相對距離上已經超過了其他選手,而且朝著第五道的末續慎吾漸漸的追趕了上去。
末續慎吾此時也感受到了對方帶來的強大壓力,今年26歲的末續慎吾雖然還處于一個運動員的黃金時期,但是相比起前今年22-23歲的時候,狀態卻是略微有所下滑。
只是,為了這場亞運會,他的準備也十分充分。
在葉欽加速追趕上來的時候,他同樣也豁了出去,拼命的朝前快速奔跑。
在兩人身后,楊耀這個時候已經抬起頭,戴著一副茶色墨鏡的他視線里葉欽和末續慎吾都已經開始發力,他也不想弱于人,快速的追逐。
作為曾經全國最好的200米選手,他一直也有自己的驕傲,即便被葉欽所超越了,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努力,去美國留洋求學,換教練,跟隨葉欽這樣優秀的運動員一起做訓練搭檔一起訓練。
比起之前幾年在200米項目上有些停滯不前的情況,他在05年到06年已經有了一定的突破,而這場亞運會基本上是他目前能夠參加規格最高,場面最大,也是最適合檢驗自己成績的比賽。
“……葉欽起步非常順暢,正在快速的加速,在他身邊的是末續慎吾和楊耀,兩人在葉欽的逼迫下速度也非常快……葉欽開始超了上來……馬上就是彎道進直道!”
央五頻道田徑解說穆江做在看臺媒體區的解說席上,目光炯炯地盯著賽場,嘴里卻是快速地朝著國內收看這場比賽直播的觀眾們解說著。
彎道進直道!
哈里發國際體育場的許多觀眾,在這個時候都自然而然的跟著站了起來。
前面的彎道階段,選手們比較焦灼,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是最好的衡量誰跑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