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夜晚的長居體育場終于迎來了開賽以來的人數最多的時候,相比起第一天開幕式時的場景,明顯今晚的觀眾要比之前都要多出不少。
從下午17點開始,長居體育場隨著第一個女子七項全能跳遠項目的舉行,陸陸續續的就有許多觀眾開始涌入,這些都是沖著今晚比賽而來的。
今晚20點10分和22點20分,將迎來本屆大阪世錦賽開賽以來,最為重要的比賽項目,男子100米的半決賽和決賽。
盡管世錦賽門票價格不菲,日本隊在世錦賽中的表現也不算特別醒目,但是在昨晚日本短跑名將伊東浩司的分析出臺之后,很多田徑愛好者還是忍疼購買了今晚的門票。
本屆男子100米世錦賽的冠軍究竟會花落誰家,誰才是當前世界田壇第一飛人,這些疑問已經伴隨著時間已經撓得許多了心底癢癢。
大阪當地時間晚上8點,北京時間9點,此刻國內央五頻道許多人都打開了電視,等待著即將開始的半決賽,當電視畫面切換到長居體育場時,許多電視機前的觀眾的情緒都有些熱烈了起來。
“葉欽出場了!”
海西省體校的一間宿舍內,三四個光著膀子的健碩小伙,此刻都圍在電視機前,興奮地鼓起掌來。
“嘿,張杰華,你以前還是和葉欽一個學校的,跟我們說說,他是不是有什么訓練秘訣?”
電視前其中一個方臉寸頭的青年輕輕用肩膀推了一下,坐在他身邊的一個壯碩青年,笑嘻嘻地問道。
“有啊。”張杰華目光一直盯著電視屏幕,隨口回答了一句,“那就是不管刮風下雨,每天下午第三節課都在操場的跑道上訓練。”
數年的時間不見,在海西省省隊,這個昔日有些張狂的少年,現在逐漸已經褪去了身上的那一層年少無知,整個人的氣質變得內斂了起來,此時雙目之中,依舊神采奕奕,有這一股對于自身實力的自信和底氣的異樣之色。
“切——”方臉寸頭的青年撇撇嘴,“我們這哪個不是這樣訓練的,這算什么嘛!”
“可要像他那樣數年如一日,應該能夠做到的人就不多了吧。”張杰華淡淡地笑了笑,“沒有人特別的強制要求,只是全憑自己的堅持。”
說到這里,張杰華腦海里突然響起了那時候還在秀水二中時,那位女體育老師提過的一件事,“哦,對了,他喜歡記教練給安排的訓練計劃,不管懂或者不懂的,都會記下來,聽說也看了許多運動生理學的書籍,我記得現在他在國家隊,雖然是跟著接力隊在訓練,不過很多訓練計劃,其實都是按在自己制定的目標來完成。”
“嘿,對對對,這個我好像也有聽說過。”電視前另一邊,一個稍微比兩人矮上一些,但身板同樣不弱的少年跟著附和道,“葉欽現在的訓練計劃,很多都已經開始自己來訓練了,我聽教練講,運動員到了他那樣的水平,很多東西其實自己已經心里有數了,就像咱們要是去教幾個剛進體校的新人一樣,也懂得該怎么操練人了。更何況,人家還進的是水木大學,那邊的體育部可是有很多人各種研究分析的。”
“這我哪會不知道,練多了,自然就知道該怎么練了。”方臉寸頭的青年嘆了口氣,“感覺上怎么還是有點要多讀書的意思。”
“多讀點書肯定沒壞處,這是理論的積累,當然前提,還是一個,要有足夠的天賦和努力,然后這些東西才能夠用得上。”
張杰華笑著微微點點頭,對于室友說多讀寫書這個想法他一點都不排斥,拋開個人的天賦來說,多學習多研究,不斷鉆研,這是他這些年觀察葉欽能夠成績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