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運動員達到了這樣的水平,基本上各種短跑的訓練方式都已經接觸過了,教練員能夠做的并不多。
在葉欽有水木大學體育部教研團隊的協助下,已經不需要主管教練干涉太多,他就能夠固定的按部就班去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
這一年多的訓練就是明證,袁郭華雖然是主管教練,他的主要精力已然放在了接力上,對于給予葉欽在短跑上指導,已然退居次席。
從劉陽宇開始,中國田徑拉開了新的一頁。到了葉欽這里,則把最重要的男子短跑項目給補上,使得國內這幾年練體育練短跑的人數都在節節攀升。
對于田徑教練來說,這是一件大好事。
只有龐大的基數,龐大的群體,才能夠有冒尖的頂級人才會脫穎而出。像以往如果只是局限于很小的范圍,大概不少有天賦的苗子大概都不會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只能泯然于眾人。
“對了,盛海站的大獎賽,你準備讓誰上呢?”
兩人發了一通感慨之后,李琦想起月底盛海站的大獎賽,朝著袁郭華問道。
“章裴孟肯定是要上的。”袁郭華思考了一下,接著緩緩說道,“就是文勇易和蘇丙天,我們還沒想好誰,蘇丙天的成績畢竟還要差不少,現在單項上面對頂尖的選手我擔心影響他以后的心理狀態。”
“就小蘇吧。”李琦笑了笑,“沒什么好擔心的,文勇易和蘇丙天的技術特點和類似,但文勇易的穩定性不夠,再說之前幾年他也都上過場了,給小蘇一個機會。至于你說和頂尖選手競技的心理問題,我覺得你是擔心太多了,看看他們每天都要和葉欽跑……”
話說到這里,李琦也不用繼續說下去。
袁郭華自然明白意思,確實是頭戴百米和二百米冠軍的世界飛人就在他的隊伍里,其他運動員早已經適應了這種競爭。
能夠認清差距,而依舊鼓起勇氣繼續挑戰,心態上要比他想得好得多。
正在兩人說話間,田徑場外,一陣匆匆的腳步聲響起。
“袁指導,李指導,剛意大利那邊傳回來一個消息。”
陳中州從場外小跑了進來,臉上帶著汗水,顯然頗為急切。
葉欽自從有了經紀人團隊之后,他已經不需要負責太多葉欽生活上的瑣事,同樣作為助理教練進入接力隊,跟隨著袁郭華和李琦兩人學習。
“什么消息?”李琦有些好奇地問道。
袁郭華也是拿眼睛看向陳中州,兩人對于陳中州這位年輕的教練員觀感很好,對于運動員的培養是一方面,對于教練員的培養也是一方面。
陳中州做了兩年葉欽的助理教練,從國家對各個教練那里取經,已經可以說有了相當高的水平。
之前開玩笑說想去做葉欽的經紀人,但到底是不太可能。相比起頂尖的經紀公司所給的資源,他能夠帶給葉欽的幫助并不大。
而且他自己更想實現的也是成為一名頂尖教練的目標,有葉欽這兩年的助理教練經歷,可以說他的不但開闊了視野,個人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此時,向來沉穩的他,突然急匆匆的跑過來,說有個消息要說一下,一時間讓袁郭華和李琦兩人都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