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徑運動中,運動員想要提升成績基本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是需要身體素質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則是優化技巧,使得運動員在原有的身體素質上能夠通過優化后的技巧提升成績。
盡管葉欽已經站在了當前男子短跑運動員的巔峰,按理來說,想要提升成績并不容易,但葉欽依舊有在進步。
他觀測的葉欽肌肉分布,快縮白肌的熟練明顯在上升,這意味著葉欽在短距離的爆發能力上越來越強。
當然,相應的葉欽的快縮紅肌在減少,減少了耐力方面的訓練,這使得他在400米項目或者更長距離項目的表現肯定會出現一個停滯,甚至是下滑。
“評選結果出來了!”
正在幾人在涼棚里休息聊著天,涼棚外,海頓-柯姆的助理教練,一個高高瘦瘦的白人男青年手里抓著一本雜志跑了過來。
先是掃了一眼涼棚內的眾人,接著目光落在了葉欽身上,“葉,你獲得了2007年田徑新聞年度最佳運動員。”
“哇哦!”
涼棚內,頓時所有人都驚呼出聲。
他們都知道之前葉欽前往加利福尼亞州,接受過一次《田徑新聞》的專訪,葉欽很有可能獲得年度最佳運動員的評選,但真的當這個消息確認后,還是忍不住驚嘆。
海頓-柯姆更是一把從助理手里奪過了雜志,細細地翻看了起來。
雜志封面上,是葉欽2007年世錦賽男子100米沖過終點線后奪冠的照片,但內里的幾張特刊,卻有葉欽專門化妝造型過的時尚靚照。
“嘖嘖,葉,這樣一看,你真的是非常的帥氣!”
“哇,真的都不敢認了!”
一旁袁郭華也湊到了幾人跟前,跟著一起看向雜志內頁的一個評選名單,神色有些激動了起來。
葉欽獲得了2007年田徑新聞年度最佳運動員,這個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
這是在美國和世界范圍內,對于葉欽取得成績的認可,也是中國田徑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田徑新聞年度最佳運動員,迄今為止,只有三位獲此殊榮的亞洲運動員,葉欽正是第三位。
前面兩位,第一位已經可以追溯到1963年,被稱為“亞洲鋼鐵俠”的中國臺灣運動員楊傳廣,他曾經獲得過1954年和1958年兩屆亞運會男子十項全能金牌,以及110米欄和跳遠銀牌,還有400米欄銅牌。在1956年的夏季奧運會上,楊傳廣在十項全能比賽中排名第八,同時還參加了跳高比賽,是一位能夠在多個田徑項目兼項的優秀田徑運動員。
第二位是東方神鹿,在1993年獲得了田徑新聞年度最佳女運動員。
葉欽是第三位來自亞洲的田徑運動員,這一點連獲得奧運會冠軍打破亞洲紀錄的劉陽宇都未曾做到,在04年和05年田徑新聞年度最佳運動員都被埃塞俄比亞傳奇長跑選手科內尼薩-貝克勒獲得。
06年則是全年100米幾乎不敗,兩次平了自己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的阿薩法維爾。
對于袁郭華這樣一心想提升中國田徑在國際水平的教練員來說,有人中國運動員能夠被評選為田徑新聞年度最佳運動員,這里面有著他們幾代人努力和實現的目標。
葉欽看著鬧哄哄的眾人,站在涼棚前面,對于這個結果并沒有太意外。
只是轉而走了出去,看著遠處的田徑場,“2008了,等了四年,終于再次等到奧運會了!這一次,我不會再是其他人的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