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說著,一邊繼續道,“接下來應該還是以訓練為主,劉陽宇已經有傷病在身,教練們擔心他奧運會的時候可能受到影響,我會減少很多的比賽,就算是訓練,熱身保護工作也比以前更加細致。”
“那你要小心不要受傷。”陳梓熙點點頭,“我聽說運動員鮮有能夠逃過傷病的,你應該算是運氣好的。不過,這和你接受專業訓練時間沒那么長也有關系。”
這些年隨著對葉欽參加各項比賽的關注,她早已經不是一般的小女生那般對于體育只有泛泛的了解,反而基本上各項賽事,還有運動員的訓練狀態,她都能夠說個一二三。
幾年是2008年,葉欽接受真正意義上的訓練時間,到現在來說也就五六年的時間,從高中才開始接受專業訓練,對于葉欽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最主要的就是身體相對來說已經算是長成了一些,然后聶方平接手后的那兩年里,一直打基礎,沒有落下什么隱患。
對于運動員來說,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保護得好,盡可能的避免,卻是能夠將很多傷病盡量預防住。
尤其是不要出現第一次大傷病,很多運動員,職業生涯受到傷病困擾的緣故,就是一次傷病之后,未能徹底痊愈,來回反復。或者說,即便痊愈,但身體出現破綻,也容易接二連三的陷入到傷病當中。
這就是一個防微杜漸的長期工程。
葉欽很明白自己能夠走到今天依仗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對于身體的任何一點微小的問題,都是再三注意。每次的熱身,還有平常的訓練,生活起居方面,他都算得上是很小心謹慎。
離開了訓練賽場,沒有充分的熱身,幾乎不會隨意的跑步,使用其他不安全的健身器械等等。
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但讓他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傷病,也是葉欽能夠在賽場保持好狀態的秘訣之一。
像他的隊友楊耀,在和葉欽開始訓練之前,其實或多或少都有各種傷病,反而是跟葉欽一起訓練之后,大家從熱身到賽后的各種肌肉拉伸,按摩工作成體系化的進行,反而在這兩年過來,基本上沒有出現過什么傷病。
兩人一路繞著水木大學的聞聽鐘聲和氣象臺等地方慢慢轉悠了一陣,雖然進入水木大學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但很多地方其實葉欽都只是匆匆經過,并沒有仔細觀賞過。
難得休息一天和陳梓熙在學校里轉一轉,心情還真是頗為放松了下來。
在一處涼亭邊坐下,葉欽看到了街邊一張關于奧運會宣傳的海報,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轉頭朝陳梓熙問道:“對了,你的選拔通過了嗎?”
“哼,我以為你都忘了呢。”陳梓熙微微撇撇嘴,語氣上帶著一點小埋怨,不過隨即,又有些得意地回答道,“已經通過了,再過一段時間,就要進入專門的培訓階段了。”
“厲害啊,我記得志愿者招募很多人的吧。”
葉欽對于陳梓熙說,已經通過選拔,也是有些意外。兩人說起的是關于今年燕京奧運會大學生志愿者的事,從去年學校開始說要招募開始,他就記得陳梓熙說要參加,要在燕京奧運會的時候,出現在奧運會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