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宇此前都是用八步上欄的技術,他的身高腿長都足夠,但此前可能是爆發力的緣故,使用的一直是八步上欄,這一次顯然是為了應對奧運會和戴龍-羅伯斯的挑戰作出的調整。
只是,讓葉欽和楊耀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的調整竟然在劉陽宇的傷病階段就已經完成了。
這驟然間的亮相,在外人眼里或許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是在葉欽和楊耀這樣的田徑選手遠離,改變不可謂不大。
可以說這種調整比起男子一二百米短跑換起跑腳還來得困難,其中的節奏和步幅,都是一個巨大的調整。
而就在葉欽腦海里閃過這些想法的瞬間,賽場上八名110米欄的選手已經接二連三的飛馳而過。
13秒37!
當劉陽宇第一個沖過終點線的時候,現場計時牌上出現了這一組小組第一的成績。
劉陽宇看了一眼計時牌上的成績,整個人頓時張開雙臂興奮得在場地中間奔跑了起來。
僅僅是一場預賽,但跑完之后,似乎有一股強大的壓力在此刻需要宣泄出來。
如同葉欽跑完了男子100米的預賽一樣,這初次登場的第一場比賽,對于他們這種備受期待全民關注的運動員來說,是壓力最大的!
而現在,他的身影飛馳過賽場!
他做到了!
賽前的質疑,自我的懷疑,有形無形的壓力,面對強大對手打破他世界紀錄后挑戰的擔憂,等等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通過這場預賽發泄了出來。
其他人或許無法理解這種激動的情緒,但在場的葉欽、楊耀、章裴孟等人卻是最清楚不過。
你需要一個出場,一個讓自己樹立信心,打破層層壓力的出場!
這就像是一場比賽的起跑!
如果沒有起跑,一切都無從談起。
而一個完美的起步,將會讓運動員的狀態調整到非常好的狀態,有時候運動員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比拼的不止是天賦和技術,還是心態。
百分之一秒,甚至千分之一秒的較量,很多時候就是心態的較量。
而顯然,這場比賽里,在經歷了傷病之后的劉陽宇,終于放開了狀態去跑。
葉欽從位置上站起身,雙手用力的鼓起掌。
他想起那天孫潮生教練過來和他說的那番話,有他在男子100米項目上的絕佳表現,將會給其他運動員減少很大的壓力。
但這一刻,葉欽感覺,其實即便沒有他,他相信,大概劉陽宇依舊能夠表現得很好!
我們是運動員,賽場就是我們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