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屆奧運會之中堪稱最受到關注的三場田徑賽事,100米短跑,4×100米接力以及馬拉松。
大紅地毯上,祥云頒獎臺后三名獲得馬拉松金銀銅牌的選手肯尼亞的塞繆爾-萬吉魯、摩洛哥的加里布和埃塞俄比亞的特塞伊凱貝德已經站在了那里。
這一屆馬拉松比賽里,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埃塞俄比亞傳奇的馬拉松運動員海爾-格布雷塞拉西并沒有參加,可以說這是這場男子馬拉松決賽最大的遺憾所在。
不過男子馬拉松冠軍塞繆爾-萬吉魯依舊給田壇帶來了巨大的驚喜,年齡不過22歲的他,成為了第一位在馬拉松比賽中獲得冠軍的肯尼亞運動員。這對于肯尼亞這樣的傳統長跑強國,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萬吉魯的人生經歷其實也是一個體育改變人生命運的典型,出生于一個貧困的小鎮,12歲時因為負擔不起學費輟學,后來憑借體育天賦被人看中移居日本,接受了專業的訓練,獲得了多個越野賽冠軍后,從2005年到2007年三次打破了半程馬拉松世界紀錄,成為了國際田壇冉冉升起的一枚田徑新星。(之所以在這里提起這位奧運會馬拉松冠軍,是因為對方在2011年的肯尼亞國內矛盾沖突,從陽臺上掉下死亡,警方至今仍無法確定是自殺還是他殺。馬拉松運動員巔峰一般在30歲以后,如果還活著,萬吉魯或許真的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跑進兩小時的運動員。)
在激動人心的頒獎音樂中,國際奧委會主席分別為三名選手頒獎。
相比起其他的各項賽事,毫無疑問這場馬拉松的頒獎儀式無疑是規格最高的,萬眾矚目,以至于很多運動員在看到這樣的場景時,聯想到自己,仍舊不免感覺到非常激動。
在后面國家領導人,燕京市長以及奧組委主席先后發表致辭之后,田徑賽場上再次來到了升旗儀式。
這一次是下一屆奧運會主辦方英國的國旗,當米字旗升起后,也正式意味著燕京將奧運會舉辦權交接給了下一個城市倫敦。
“葉欽,下一屆奧運會,倫敦,我一定要去!”
“對,我一定要跑入半決賽,跑入第三輪!”
站在葉欽身邊的蘇丙天和章裴孟兩人眼眶微紅,突然先后大聲地在葉欽身邊吼了起來。
“好!”
葉欽伸手攬著兩人的肩膀,在雅典奧運會的時候,他沒有參加過閉幕式,當時也沒有這樣強烈的沖動。
而這一次燕京奧運會,展現在眾人面前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一片風景。
最高的領獎臺,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全球關注,當你置身其中的時候會緊張會激動會有諸多的情緒,但當回過頭去看的時候,總會發現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四年后,我們一起去倫敦!”
葉欽笑著朝幾人大聲喊道,一邊說著,一邊還轉頭看向不遠處的楊耀。
楊耀笑著拍手鼓掌,看著情緒無比激動的三人,聽著他們年輕的豪氣干云,眼神里似乎不由得閃過當初自己進入國家隊跑200米的時候。
2000年悉尼奧運會當時中國隊在男子短跑項目上沒有一個人達到參賽的標準,那時候的楊耀初出茅廬,給自己樹立了目標,那就是一定要參加奧運會。
2004年雅典奧運會他在200米跑進了第二輪,2008年奧運會,他在200米再次跑進了第二輪,并且還拿到了一枚4×100米接力的銀牌。
人生或許還有遺憾,但**年的時間,他從一個懵懂的少年長成了國家田徑隊的老大哥,其實到這里已然很好了!
看著志氣高昂的三人,他們一如曾經的自己!
不,應該說遠超曾經的自己!
愿你們都好,愿我們的田徑越來越好,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
楊耀看著全場沸騰熱鬧的場景,嘴角掛笑,心中默然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