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米、五十米、六十米……
從三十米之后幾乎賽場上的九名選手都已經抬頭直身,開始進入到了途中跑的高速階段。
第二道的阿薩法維爾,第五道的尤塞-博特和第六道的葉欽,三人從前面略微領先的位置,在進入到途中跑階段后,幾乎瞬間就超了出來,速度越來越快。
阿薩法維爾爆發力十足,跑起來充滿力量與速度之美,而尤塞-博特在進入到了途中跑階段后,他超常的步幅完全發揮了出來,以他的身高和體型,只要速度一起來,那種快速奔跑的沖擊感無與倫比。
而葉欽絲毫不弱于兩人,甚至還比兩人要快出一線,在三人之中,他的身高比阿薩法維爾略微矮上幾公分,但步幅和步頻都結合得極為完美。
幾乎瞬間,整個賽場就完全被三人的身影所牢牢吸引。
不論是現場觀眾,還是當地電視臺轉播蹲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這場比賽的觀眾,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絲毫不想錯過分毫。
也就在這個時候,很多人漸漸看出了差距,葉欽和尤塞-博特兩人進入到了途中跑的高速環節后,漸漸的開始超過了阿薩法維爾,漸漸的跑在了前面,只不過葉欽和尤塞-博特兩人這個時候的差距依舊很小,至少肉眼一下子無法特別清晰的看出來。
快速的奔跑之中,尤塞-博特眼角的余光的瞟向了右側的第六道,這是他和葉欽跑的第二場100米比賽。
在其他的比賽當中,每當進入到五六十米的階段時,他基本上就已經甩開了其他選手,開始進入到了一個人的表演。
但有葉欽在的比賽,他能夠清晰的看到,感覺到,在他旁邊的這個人,絲毫不比他慢上一分半分。
甚至,進入到了六十米之后,對方還隱隱的有超過他的勢頭。
尤塞-博特和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他剛開始訓練100米時和訓練搭檔丹尼爾-貝利的比賽就已經清晰地認識到。
他的起步和前半程相對較慢,這是先天生理條件的原因,太過高大的身材不可避免的沒辦法像矮個子運動員那樣有快速的起步和加速。
但在2007年大阪世錦賽之后,他進行了大量的力量訓練,已經逐漸將這方面的弱點彌補上來。
所以在真正的百米短跑比賽中,尤塞-博特會比其他人慢的大概也就前面一二十米,最多也不過是三十米,越到了中后期,他的身高腿長的優勢將展露無遺,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而葉欽的絕對速度能力足夠強,在六七十米的最高速度上,不比尤塞-博特弱,甚至隱隱有超出。
在100米項目之中,幾乎葉欽將速度提升起來之后,他可與將自己最高的速度保持到最后即將沖線終點線。
這是強大的爆發力和速度保持能力的結合,也是他能夠和尤塞-博特這樣天賦絕佳的不世出的天才抗衡的法寶。
兩人進入到了七十米階段之后,第二道的阿薩法維爾已然明顯慢了一個多身位,盡管阿薩法維爾還想在拼命的想要追趕,但在賽場上,實力和狀態并不能完全以個人的主觀能力為轉移。
八十米、九十米……
葉欽和尤塞-博特快如旋風,兩人已然甩開了其他眾多的選手,整個賽程再次上演了燕京奧運會里最為經典的一幕。
兩人再次開始了巔峰的速度之王的對決。
最后十米……
尤塞-博特目光再次瞥向了身邊的葉欽,陡然間他有了一點不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