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都是健忘的!
他們現在追捧的是葉欽,是尤塞-博特,是杰森-蓋比……他已經是一個過去式。
所以,可能承受的壓力也能夠小一些。
從巔峰跌落低谷大概只是短短一瞬間的事情,但從低谷再重回巔峰,這條路,不會那么容易。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很快,完成了賽前準備的他,聽到了上場的準備。
“加油!”
洛倫-西格雷夫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再多說其他的東西。
該做的已經做了,該說的已經說了,剩下的,需要他自己去面對。
拉克韋雷鎮子今天的天氣很好,陽光明媚,氣溫不高不低。
體育場內一場女子100米的比賽剛剛落幕,贏得冠軍的是本土愛沙尼亞的一名年輕女選手,引起了全場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比賽的級別不高,但對于這座小鎮的居民來說,能夠在家門口看到一場精彩的田徑賽事,還是很值得高興的。
在女子100米比賽落幕后,特別為了這次巡回賽安裝的大屏幕上,出現了男子100米參賽選手的名單。
“那是誰?”
“竟然有個美國人來這里參加比賽!”
“大概是新人吧!”
觀眾席上,有不少人注意到了選手的名單,看到了一個美國國旗標識的選手,一個個都叫了起來。
這種低級別的巡回賽有不少其他國家的選手來參加,但總體上來說還是以愛沙尼亞和芬蘭都周邊一些歐洲國家的選手居多。
美國短跑運動員出現在歐洲賽場,至少也是田徑大獎賽這個級別的,很少有出現在這樣地區性低級別的賽事之中。
畢竟作為田徑大國,每年全美的田徑賽事,還有中美洲的各種賽事,已經足夠多了。特別是在短跑項目,美洲那邊的比賽的水平要高得多。
只是這樣的疑惑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很快,不少觀眾就注意到了出現在男子100米起跑線上的那名美國選手。
有些人不認識,但漸漸的,卻是越來越多的人都認了出來。
不知從哪里開始,有了噓聲。
激烈一點的呼喊也不時響起,有幾個甚至從觀眾席上站起身,激動著年輕人叫喊著“滾出去,這里不歡迎你!”
當然,更多的現場觀眾,其實還是處于冷眼旁觀的態度。
他們只是來看比賽的,不是真正的田徑迷,并不關心太多。
站在起跑線前,黑人青年習慣性的在跑道上走了十來米,又返回起跑線,調整自己的情緒。
他聽到了噓聲和叫罵聲,但他沒有在意。
他曾經很多次設想過自己重返這條跑道的場景,是歡呼聲還是噓聲……
嗯,大概是噓聲。
只是,這個激烈的程度,比他預想得要低得多。
大概也正是因為這里遠離了自己的國家,對于他真正在意的人并沒有那么多。
其實,從他認真開始訓練,準備重返田壇的時,他就已經知道自己要面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