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欽對著鏡頭聳了聳肩,做了一個無奈的攤手的表情,“我全力以赴,希望能夠跑出一個好成績。”
記者采訪自然是主辦方一早就安排好的,主旨一方面就是借助頂尖運動員的名氣,來推動這個賽事的影響力。
葉欽在大庭廣眾之下也已經習慣了采訪這種事情,絲毫沒有半分膽怯,反而在鏡頭前露出了幾個西方人能夠看懂的眼神。
隨著他年齡和經驗的成長,這樣的場面他已經越來越揮灑自如,而且能夠熟練的使用英語交流,也使得他不會和眾多國內選手一樣面對外媒顯得拘謹。
“喔喔,那我覺得你全力以赴的話,尤塞-博特估計會在今年的世錦賽跟你沒完,你將又要從他手里奪走了一個世界紀錄了。”
那名英國記者顯然也很風趣,直接將葉欽的這場比賽和之前尤塞-博特創造的男子150米世界紀錄聯系到了一起。
前面說的男子150米第一個世界紀錄是邁克爾-約翰遜創造在1996年創造的14秒83。
這個紀錄從1996年開始一直保持了十多年,直到2009年的曼徹斯特城運會,才由尤塞-博特在直道上,以14秒35打破,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在去年2010年的時候,杰森-蓋比狀態驚人,5月份同樣來到曼徹斯特參加了男子150米的挑戰,最終的成績是14秒41,位列歷史第二位。
在先后邀請了當前世界上最后的兩名男子短跑選手之后,今年曼徹斯特城運會終于開始重金邀請葉欽前來參加這場男子150米的表演賽。
葉欽一開始對于這項賽事的興趣并不大,他在去年的時候就有接到俄斯特拉發超級大獎賽發來的男子300米的比賽邀請。
同男子150米一樣,男子300米也是一種非正式的禁賽項目,主旨在于幫助提升男子200米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男子400米運動員的奔跑速度。
男子300米的世界紀錄同樣是由邁克爾-約翰遜在2000年所創造,成績是30秒85,在2010年的俄斯特拉發,尤塞-博特有參加男子300米的比賽,最終的成績是30秒97,并未能打破邁克爾-約翰遜的世界紀錄。
這一次葉欽來曼徹斯特參加男子150米的比賽,是在多方推動之下才成行的。其中他的經濟團隊希望他能夠參加,以證明他在短跑項目上的絕對歷史地位。另一個因素就是賽事組委會開出的出場費夠高,足以打動人心。
在場邊簡單的接受完了BBC記者的采訪之后,葉欽便重新回到了起跑線前,和史蒂夫-穆林斯,馬龍-德文尼什和羅伊-威廉姆斯幾人打了聲招呼。
彼此之間雖然沒有什么深交,但基本上賽場還都是碰過好多次的,算是臉熟。
同樣,幾人出場來參加這場比賽,也明白自己將會是葉欽的陪襯,但能夠和多項世界紀錄保持者同場競技,這樣的機會大家還是很值得珍惜的。
萬一在這場男子150米比賽里,不小心能夠贏過葉欽,這是可以吹一輩子的驕傲戰績。
像曾經男子百米第一人阿薩法維爾,在參加的眾多比賽之中,有輸給過一些新銳如的短跑選手,媒體之上幾乎是鋪天蓋地的一通宣傳。
運動員在田徑賽場的地位是依靠一場一場比賽累積跑出來的,但能夠偶爾在一些小比賽中贏過超一流的頂尖選手,還是一件值得讓人十分興奮雀躍的事情。
對于葉欽來說,這場男子150米的比賽,同樣是表演的性質居多,不過只要出現在賽場之上,不論是和同組選手的比拼,還是和前年的尤塞-博特,去年的杰森-蓋比創造的好成績比拼,都是一種潛在的對決。
到了頂尖的層次,全世界的目光都會關注著你。
不說一言一行,但每場比賽的成績的起伏,各種賽事的挑戰,總是有人會拿著放大鏡去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