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成名高手,而且練有無敵寶鑒這等威力的神功,白希文可以不把林伯暉看在眼中,但段毅卻不行,因為他的武功還不夠。
段毅依舊不為所動,只是摩挲著手里的寒玉,用一種昂然的語調道,
“辟邪劍法或許的確非同凡響,威力無匹,但用劍的人卻未必無懈可擊,不能打敗。”
這也是他自從得到藏武樓以后便堅信的一個想法,那就是,或許武功有高下之分,但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永遠是人。
換言之,只有無敵的人,沒有無敵的武功。
如果林伯暉真正練成了辟邪劍法,還火候深沉,段毅也不敢輕易犯險,去打一場必敗無疑之戰。
但從劉志威口中,他推測出了一個異乎尋常的信息,便生出幾分信心。
那便是林伯暉并未自宮,這就是一大弱點。
嚴格說來,辟邪劍法的招數并非精妙,比之五岳劍法,更是差之甚遠,但一旦結合練氣之秘,登時脫胎換骨,成為絕妙之劍。
所以說,這門武功的核心便在于練氣之法,也就是源自葵花寶典的欲練神功,引刀自宮,煉丹服藥,內外齊通。
為什么一定要自宮?
因為葵花寶典,或者說辟邪劍譜所載的練氣之法極為兇險,所成真氣固然威力無比,能讓人出手速度大增,但也有一個缺憾。
那就是若不自宮,所修持的真氣能令人欲火焚身,走火入魔,僵癱而死。
按照常理推測,林伯暉既不自宮,若是修行了辟邪劍法,必然熬不過多久就走火入魔了,沒死算命大。
但事無絕對,想必此人有所際遇,從旁處得到法子,能暫時壓制住住燥熱的真氣,短暫使出辟邪劍法的威力。
也所以,此人才能連戰連捷,挫敗七個小有名氣的劍客,一舉成名。
但在段毅看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
林伯暉一用真氣運使辟邪劍法,這股燥熱便按捺不住,所以需要在大戰前后到青樓中消火,這也是他異常好色的原因之一,不是本性,而是武功隱患所致。
其二,林伯暉七場大戰,每場出手絕不超過十招,固然是因為對方的武功不及他,但更可能是因為他的武功限制極大,一旦超過十招,便可能引發不可預測的后果。
這七個人,很可能是他精挑細選的對手。
若不是如此,他就不會只挑戰這七個人,而是更多更強的高手了,成就更耀眼的事跡。
段毅絕對相信辟邪劍法的威力。
其三,就是劉志威所言,林伯暉的內功修為與他是一般無二,都處于養氣層次,充其量內力更加深厚罷了。
但這也是一個破綻,因為按照段毅的估算,此人真的能肆無忌憚的修行乃至運用辟邪劍法,最起碼也該通脈了。
畢竟這是一門勇猛精進的武功,只要邁過第一關,從此一片坦途,但林伯暉沒有,這便驗證了他先前的猜想,也讓他拉近了和林伯暉之間的差距。
當然,以上種種都是段毅的推測,但最起碼有七八分可能,這便已經足夠了。
“你這小子,沒想到還挺有自信。
話雖有理,但我可以告訴你,以你現在的武功,不可能比林伯暉挑戰的七個高手要強,更不可能比得上擊敗他們的林伯暉。
所以,我勸你還是打消和他決斗的念頭,大不了下山后我送你到我好友那里去生活。”
白希文不了解辟邪劍法的奧妙,仍舊認為段毅必輸無疑,勸道。
他在江湖廝混時,雖然樹了不少敵人,但也結交了不少好友,金鼎派不容段毅,將他送到別的朋友那里,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