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招取自橫刀立馬,馬嘶長鳴,閃耀如電,乃是集齊速度,力量,氣勢的刀法。
而且這是一招馬上武學,如果身騎駿馬施展此招,借助馬力,威力更強。
縱然功力更勝于鐵如壁一兩檔的高手托大,硬擋這一刀,也會被當中剛猛無儔的刀勁生生劈殺。
鐵如壁平常時候也很少動用這一刀,因為威力大,消耗也大。
不過他數度和蘇幕遮交手,深知此人的武功高強,不敢小看對方,直接用強招。
而羅瓊以及另外三人,則是在撲擊的同時以自身的武學牽扯蘇幕遮。
羅瓊所用為折扇打穴法,雖是木質紙質,但羅瓊內功深厚,招數清奇,配合身法,一點而出,卻是有十數道紙扇的影子現出,氣勁透出,籠罩蘇幕遮身體的數個穴道,也不知是什么武功。
另外三人,一人用劍,兩人用刀,同樣施展自身的強招打向蘇幕遮,殺氣凜然,換做段毅,任意一個都不敢小覷,非得全力應對不可。
至于剩下的三十多個手持兵刃的大漢,則趁著五大高手糾纏蘇幕遮的時候朝著破廟奔去。
一時間情勢緊張到了極點。
破廟內的段毅卻是極為冷靜的安撫了下有些不安的郭晴,緊了緊手中的十煉劍,朝著蘇幕遮望去。
他對這位蘇大哥的武功可是好奇的緊。
鐵如壁以及羅瓊就不說了,縱然是湊數的三大高手武功也絕不尋常,恐怕比段毅還要強出一兩個層次。
聯手之下,換做段毅自己,只怕一招就被錘死,哪怕有藏武樓也白給,絕無幸免的道理。
而蘇幕遮則毫無所覺,面上依舊一副毫無動容的平淡模樣。
只見他雙手依然負在身后,腳下一點,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鳳凰,不受力一般踩著鐵如壁縱劈而來的大關刀刀背飛離地面。
剛猛的刀勁傾瀉而出,轟的一聲將堅硬的山地斬出巨大的縫隙,綿延足有五丈有余,隆隆的山石滾動,可見一刀之威。
而春秋刀法余下的勁道則反震蘇幕遮于剎那間擺脫五人的撲擊以及包圍,同時人在半空旋轉如陀螺,右腿如掃帚一般掃過,勁風撲面,力道足能將石板掃成湮粉,直接逼退其余四人。
下一刻,蘇幕遮仿佛拉了線的風箏一般,人在半空當中陡然折返而回,背著的右手終于探出,朝著用劍的高手拂去。
五指并攏無縫隙,肉掌顏色淺淡,看起來招法簡單到了極點。
然而用劍的高手卻是面色大變,目中絕望。
只覺這一掌之下,自身渺小如螻蟻,周身的空氣攪動如海下暗流,將他排斥困縛,體內的真氣凝滯動也不動。
明明知道側身過去就能躲過,卻偏偏難以動彈,只能坐著等死。
眼看他就要斃命在這一招之下,蘇幕遮輕笑一聲,身法再變,另一手凝拳錘擊,與橫掃而來的大關刀刀身碰撞,罡氣震擊,發出鏗鏘的金屬碰撞之聲,借力再退。
原來是鐵如壁立馬刀未能建功,眼看同伴危險,轉變刀勢朝著蘇幕遮的腰間削去。
這便是圍魏救趙之法,蘇幕遮或許能一掌打死用劍之人,卻也必會折損在鐵如壁的大關刀之下。
雖是短短數招,但驚險之處已經是與死亡擦肩而過,卻也更顯蘇幕遮武功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