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州路上,偶然瞥見賀蘭月兒的容貌,便被迷了眼,死皮賴臉的跟了過來。
本來賀蘭月兒也是十分不耐,想讓安婆婆和裘公公將這人趕走。
卻不料王寬隨身仆從王雄有一身高絕武功,縱然裘公公以及安婆婆也無法忽視。
賀蘭月兒不愿因為這點小事就讓裘公公和安婆婆犯險,再加上王寬背景不凡,所以也只能任由這沒臉沒皮的跟著,直到和段毅相見。
段毅如今已經徹底融入這個世界當中,對于滄州王家,還是有些印象的。
此家興盛于滄州,行商于河北,所涉及產業方方面面,還和大夏朝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應該屬于官商之類。
王家最出名的一個事件,尚且要追溯到二十年前。
那一年,大夏天災頻發,以滄州為中心,河北數大州干旱,赤地千里,田間顆粒無收,導致災民成潮。
而那時大夏朝廷那時正忙于剿滅南方一處叛亂,無力顧及河北便授予地方官吏便宜行事的權利。
當時的主官倒也是個果決的人,下令開倉放糧,卻也是杯水車薪。
眼見一場大災潮發生,是王家調度各方資源,耗費銀兩無數,無償向這些災民發放糧食,并以工代賑,避免了大規模死亡發生。
這件事使得王家一時間聲震大夏,仁商之名遍傳朝堂諸公耳中,并得到大夏皇帝贊譽,從此是朝堂民間兩開花。
縱然一些窮兇極惡之大盜兇賊,也對王家敬而遠之,不敢冒犯。
以王家的底蘊,聲望,王雄如此武功作為一家仆,倒也不算離譜。
而聽聞王寬的出身,就連段毅看著這大小眼少年也不得不凝重幾分。
當年一場大災劫在,直接成就了王家在河北的地位,就算名門大派對其也要避讓三分,也難怪安婆婆和裘公公能容忍這小子,除了王雄的功夫高超之外,恐怕王家的名聲占了一大部分原因。
王寬雖說和霍孝祖在扯皮子,但也一直在關注著段毅,看到他在聽聞王家之名,面上也有凝重后,心中不由生出幾分得意,暗道,
我王家在河北果然是無人不知,他若是顧忌幾分,待會兒或可給他萬八千兩,叫他將月兒妹妹讓給我,不怕他不答應。
得,這小子對賀蘭月兒還是沒死心。
除了這些,段毅也在向賀蘭月兒探尋一些魏州的形勢。
幽州位于河北最邊緣,同時也是大夏邊疆,距離治所魏州距離甚遠,消息滯后,他又久未回返,自然生出幾分擔心。
孟州倒是和魏州離得不遠,聽賀蘭月兒說,她離開孟州的時候,金鼎派掌門之位已經易主,由第一高手白希文接任。
聽說還爆發了一場大內亂,金鼎派死了一個副掌門,三個長老,可謂元氣大傷。
至于賀蘭月兒的舅舅曲東流,則是杳無音訊,聽說在亂戰當中遁走,不知所蹤。
提及這些,賀蘭月兒的語氣有些低沉,可見曲東流失蹤,對她的打擊還是頗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