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日月本就是高不可攀,其意境氣象,在天地萬物當中,也是獨占魁首,少有可比。
再有就是日月與陽陰相對應,間接代表乾坤二道,更能發揮出乾坤勁的妙用。
故而張青山在修行這一招撼天無極時,才選用烈日皓月為武道神韻,不斷的鉆研,不斷的揣摩,就為了將這一招的威力提升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過往多年來,張青山用此一招,不知擊殺了多少江湖成名高手,可謂是絕招中的極招,只此一式,便勝過世間武學不知凡幾。
一時間日月橫空,兩道光芒直貫蒼穹,天地為之色變,山河為之動蕩,星河為之旋轉,時空為其臣服。
宛如末日降臨般的恐怖壓力席卷而來,本已經被打擊的瘡痍滿地的一心寺,更是狂風陣陣,砂礫飛舞,磚瓦碎裂,飄雪倒涌。
招未發,意先動,這一招所帶來的絕強壓迫感,更是讓在場已經接連退下的雙方高手面如土色,腿軟三分,哪怕如意樓的柳景洪,林仲雄,谷麗華等年輕高手也是一樣。
這一刻,他們的生死不由自主,命運為他人操縱,強者便是主宰,他們只是羔羊。
段毅見到張青山這一招,瞳孔收縮,心臟驟然一頓,也是震驚莫名。
萬難料到,對方猛一出手,其氣勢,力量,神威,還要更超越前一招許多,對將要直面這日月橫空一擊的他來說,更是有瞬間傾覆的危機。
握劍的手不緊反松,繃緊的筋肉也是瞬間柔軟起來,呼吸綿綿勃勃,似斷似續,仿佛不是即將要面對什么必殺之招,而是友人的問候。
這種反應是很奇怪的,至少在一般的武人看來,這已經是束手就擒,閉目等死了。
段毅莫非在此等壓力之下未能抗住,徹底心灰意冷,放棄了一切嗎?
不,并非如此,段毅既然性格剛強,意志決絕,存著借助張青山壓力磨礪自己,讓自己潛能盡數激發從而更上一層樓的想法,又怎么會如此不濟呢?
當此時,段毅心中雖有波瀾,卻并未灰心喪氣,更無什么惶惶不安,相反,他沉心靜念,靈臺之上光芒照徹,體內的每一絲,每一寸的力量,都盡數被他調動起來。
所謂每逢大事有靜氣,這一句話同樣適用于武道之上。
面對這般強大的攻勢,一味的激昂,熱血,并不能有絲毫幫助,相反,無比的理智,精心的算計,步步的謀劃,才能讓自己在危局當中找到一條生路。
此刻在段毅的精神意念之下,每一道真氣,都被他催動,化為最精純的斷脈劍氣聚集于劍脈當中,流淌如水銀,鋒銳比長劍,更有一種斷天斷地,斷神斷鬼,斷滅眾生的無匹氣機醞釀壯大。
渾厚粘稠的血氣,也被他調動起來,變為滔滔而下的大江,奔騰于體內的血脈當中,本來松緩綿柔的軀體,瞬間變得剛硬如鐵,龍象神力聚集于皮膜之下,似能拔山扛鼎。
這些身體上力量的調動還是其次,關鍵的是,段毅舍棄了自己的眼耳口鼻身,對世界的認知與論斷變得前所未有的單薄,隨即,他便再次遁入自己和影子刺客大戰時體悟的第六感境界,意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