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倒是若有所思,望著這人一雙大小眼以及一雙粗糙強壯的大手,對著身旁的段毅道,
“若我所料不錯,此人應是昆侖惡人谷出身,名叫金人宗,當初被江湖通緝時,曾將其面貌特征,廣為流傳,這大小眼便是其特征之一。
當年崆峒派也是大夏名門支柱,實力雄厚,可惜出了一個孽徒金人宗,他毒殺自己的師尊,也即是前崆峒派掌門人,奸殺自己的小師妹,還一把火將崆峒暖水閣給一把火燒干凈,自此杳無蹤跡,卻累的崆峒派一蹶不振。
待到他再在江湖上出現時,已經是惡人谷的大惡人,行惡江湖,血案累累。
他更不知從何處學得吸取旁人功力的法門,弄得江湖一道惶惶不安,錯非有武當高手出面,將其重傷,也不知會有多少武人遭他毒手,要小心。”
段毅經由楊陽提點,也想起了金人宗這個名字,是在他于薊縣和宇文穆交往時,聽對方提及過此人。
崆峒派乃是隴右道的一大名門正派,起源甚久,雖非頂尖大勢力,卻也是正道武林之中堅,素來和武當,玉虛宮等鎮世大宗交好。
崆峒派前任掌門靈虛子武功高強,收有九大嫡傳弟子,其中,金人宗便是排名第六,也曾在隴右一地,行俠仗義,名如美玉之輩,為當地百姓所敬仰。
后來不知因為何故,此人竟喪心病狂的毒殺自己授業恩師,奸殺自己的同門師妹,更將崆峒派用來收藏武學,代表著一宗之根基,根本的暖水閣付之一炬,就此讓崆峒派長時間陷入內亂和紛爭當中。
段毅猶記得,當時宇文穆和他談及金人宗時,一種殺氣和憤恨不加鄙視。
對于任何一個家族,一個宗門,一個幫派來說,金人宗這等數典忘宗,背棄師門之人,都是無法原諒,永久被打打入恥辱柱子上的人。
也就因為金人宗之事,當年大夏十五道,也不知有多少宗門大派,興起嚴格管教本門弟子的心思,招收弟子,也是慎之又慎,寧缺毋濫。
故而,金人宗也算是曾經攪動一時的風云人物,惡名流傳至大江南北,更是武林正道明令通緝追殺之人。
至于后來的事情,段毅倒是不清楚,聽楊陽說明,才知道,這人在江湖武林已經沒了立足之地,故而加入臭名昭彰的惡人谷,還不知從何處學會了能吸取旁人功力的法門。
一時間,段毅心內疑慮更重。
金人宗和青魔手一般,應該都是為人所驅使的工具,而能將這般厲害人物當成工具來用的,自然厲害的緊。
段毅不能理解的是,究竟是什么樣的勢力,才能讓金人宗這等無法無天之輩甘為鷹犬,而且庇護他不被江湖黑白兩道追殺。
“莫非,是我之前猜想的那般,和大夏皇族有關?”
段毅心頭一動,若真是如此,那想要殺害他的人,恐怕并非和他有仇,而是別有用心。
或許,他要偽裝的身份,對暗中那人來說,是不得不除去的存在。
這非私仇,而是利益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