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盡管有一身強橫的武學,但不屑于以此奪利,因此囊中羞澀,在江湖漂泊流浪時,所去酒館,也大多是這一類。
在他的心里,也不覺得自己比這些粗陋的漢子高貴到哪里去,大家都是一個腦袋,兩個肩膀,沒什么不同。
段毅和楊陽的想法又有不同。
在他的眼中,這些行為粗鄙,言語不堪的漢子,和他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就像是一群螞蟻在巨人的腳下嘰嘰喳喳,巨人根本都不會在意,又怎么會排斥呢?
因此,兩人盡管想法不同,但表現卻是一般無二,尤其是楊陽,越發覺得段毅是一個可以結交的至誠之人。
酒過三巡,兩人盡管內功深厚,卻未曾動用,因此臉上酡紅,又討論起武道來,并非是爭強好勝之心,而是武者相互切磋鉆研,以取長補短。
根據楊陽自述,他所學半是家傳,半是江湖師傅所授,故而算是集齊兩家所長,一身武學以劍掌為最,又因為曾經在浩瀚東海練功,內力如海淵一般雄厚。
他所學的劍法,名字很樸實,就是玄鐵劍法,講究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只有做到舉重若輕,才算是練到登堂入室。
這很明顯是另一種練力,練劍的路子,和段毅所學的古派法門大有不同。
段毅對此很感興趣,他雖然對楊陽所學有所猜測,但到底未曾親眼所見,故而提出比試一番。
就像是吸星**,若是他沒有切身領會金人宗的小吸星決,也不會那么快就從心法當中領會出如此強橫的法門。
真刀真槍的干,倒是可以,兩人都是一等一的強手,手上都有輕重,不會最后打的弄假成真。
然而念在段毅眼下處境并不算好,唯恐還有刺客,若是動靜太大,可能會招惹麻煩,故而兩人便以酒桌上的竹筷為劍,相互比試試探。
楊陽持劍的手法很是正宗,只是十分輕快的竹筷,在他手中,卻是沉重無比,好似托著一座大山一般,乃是舉輕若重之法。
他的劍招則如滾滾海浪,一波接一波,招式簡樸卻又不失精巧。
段毅以嵩山劍法見招拆招,他的劍道修為比起楊陽只強不弱,因此劍招上毫無破綻,見招拆招,沒有給對方任何機會。
但楊陽竹筷當中的勁道卻是一層重過一層,層層累積,疊加,很快就超出原本段毅所施加的力道。
“有意思,他的運勁之法,和我所學冰玄勁的疊浪勁竟然有**分相似,不,是比疊浪勁還要更強,更精妙。
疊浪勁只得九層,便進無可進,但楊陽的勁道卻是一層累積一層,前期還是劍由人控,后期勁道太強,反客為主,成了人為劍控,威力不容小覷。”
段毅驚訝也只是剎那,面對楊陽的這種如海潮一般洶涌連綿的勁道疊加之法,他的應對也很巧妙,就是結合吸星**以及冰玄勁所成的漩渦勁攪磨,消蝕,撕扯這種勁道,將之化為無形。
如此,頗有一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感。
不論楊陽劍法再精妙,劍勁再雄烈,始終難以壓制段毅一絲一毫。
這還是段毅始終以守為主的情況。
這也側面印證了,學會小半部分吸星**,練成漩渦勁的段毅,戰力比起之前高出不少。
面對不久之后將展開的百花谷招親一事,段毅的把握又大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