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來,這三個人,無量老人以及丹心正宗宗主長羊子有資格列席,這韓興縱然在江湖上有些地位,但遠無法和眾人同桌。
真正讓他得以被另眼相待的原因,無非是端王有意招他為女婿,甚至已經定了婚約。
這位王爺別的比不上夏宏,唯獨兒女眾多,用來籠絡旁人,增強自己的勢力,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不過互相介紹完后,這桌上的氣氛便冷了下來。
旁的桌上,氣氛還算是熱鬧,彼此侃侃而談,高談闊論,唯獨這一桌,有鎮北王和端王兩個王爺在場,其余人根本沒資格說話。
不過片刻之后,情況便有了變化。
首先是端王開的口,言談之間大多不離朝堂諸公,以及國家大事。
這是他的優勢,盡管不如夏宏雄霸北方來的厲害,但身處神州的權力中心,所掌握的信息和情報,比起夏宏還要全面且提前的多。
尤其是透露出南方有兩個州的地域今年大旱,時值五月,滴雨未下,氣溫也高的反常,朝廷卻因為年初屢次用兵,糧草消耗很大,想要開倉放糧也是力不從心。
夏宏心不在焉的附和著兩句,同時表明自己回府后會仔細了解這方面的情況,若是真有需要,他會動用北地的幾個大糧倉,向朝廷獻糧,賑濟災民,以免造成更大的波動。
但凡天災,必伴隨**,兩大州干旱無糧,豪門大戶尚可支撐,但普通的百姓,甚至佃戶,則沒了生存的希望,稍有人煽風點火,恐怕就會釀成一場民變。
這在過去悠久的歲月當中,已經發生過很多次,歷朝歷代都有。
對于夏宏的這個態度,端王顯得很是高興,便是桌上的其他人也大多面露喜色,仿佛一塊大石落地。
尤其是那個河東的名俠韓興,他看起來的確是憂國憂民,在聽到端王訴說南方有兩個地域大旱時,便開始愁眉苦臉,似乎在思索對策。
等聽到夏宏的應對后,如釋重負的同時,多了許多的善意和欽佩。
這應該做不得假。
不過段毅觀察夏宏和額斷網說話的語氣,表情,細微的肢體動作,發現他們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還是試探更多一些。
至于牽動桌上幾人情緒的大旱一事,反而對他們沒什么影響。
正說著,忽然樓下吵吵嚷嚷,哭天喊地的聲音傳來,還伴隨著幾聲激烈的打斗,讓本來喧囂熱鬧的一品居頂層頓時安靜下來。
今日乃是端王設宴的大日子,在場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何人竟敢如此不曉事,敢選這個時候來搗亂?
莫非是老壽星吃砒霜,嫌命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