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行,是必然,曹操也樂于看到田豫北上遼東,這個想法一想即過,更多的,還是將心思放到‘儒道修行體系’之中。
他感覺到三國世界將會迎來一場巨大的變革,而第一個得到消息的諸侯,曹操本該心花怒放才對,可他細細思量之下,依舊有些擔憂。
文臣武將,是根基,但武力系統,長久以來,都是掌握在武將之手,儒道修煉體系的加入,會使得文臣的武力大幅度提升,就必然會沖擊武將的權利,促使雙方失衡。
一旦文臣武力提升,還會繼續安于現狀嗎?
作為一方諸侯,曹操考慮更多的,還是他的統治權,或者說,是他后代的統治權。
在他曹孟德手中,他十分相信他能壓制文臣,哪怕這些文臣的武力提升再大,他曹孟德也無懼;
可一旦寶座傳到了他子孫之手,君主和臣子權力的爭奪,就必然會產生,作為繼承者,威望本就不高,權力受限就成為必然,還能安安穩穩的做在寶座上嗎?會不會有權臣如他曹操一般?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很矛盾,可心里面也知道,儒道修行體系就算他想封禁也無能為力,真封禁,很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這里面,文臣的武力在提升,武將不同樣如此?單單兵家修煉體系,就足以改變整個戰場戰事,一旦自己一方沒有修行,其他諸侯學會的話,不說日后,很可能眼前就會被其他諸侯埋葬。
曹操很頭痛,對劉浩的心思越加復雜,他看過劉浩所著《春秋》兩冊,一個冰冷,一個火熱,一個嚴肅一個調侃;
前者尚好,和史書等若,曹操也看得多了,后者調侃歷史,卻是曹操從未有過的體驗,之時,總會將個人情緒不自覺的代入其中,將自己看作是春秋時期的一份子,恨不得親自上場的沖動欲罷不能。
看完之后,曹操十分贊賞劉浩,將之認為是一方大儒,可轉眼,這個儒道修行體系告訴曹操,哪只是大儒這么簡單,光創立‘儒道修行體系’,就足以讓劉浩被百家供奉,成為‘圣人’是遲早的事。
和這樣的‘圣人’為敵,不管輸贏,曹操的壓力都很大,贏了,不僅不會得到名聲,還會讓曹操成就千古罵名,日后的百家都不會給曹家好臉色,一旦他去世,子孫很可能就會被百家顛覆。
輸了,他曹孟德會被認為理所當然,被嘲笑以雞蛋碰石頭,活該。
“難難難!”
這是曹操現在的感覺,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劉浩見上一面,他需要當面和劉浩交談,對劉浩做一個詳細的評估,為接下來的規劃做準備。
當儒道修行體系被傳閱之后,曹操的智囊團一個個都激動莫名,哪怕是郭嘉也同樣如此。
曹操掃視一圈,心中一嘆,更加確定自己必須和劉浩見上一面的決心,而且越快越好。
劉浩低估了‘儒道修行體系’在三國世界的威力,他知道影響會很大,可沒想到會大到這個程度,才剛剛放出,就讓他在三國世界文人士子之中建立了‘圣人’雛形,而且還是一個通讀百家的‘圣人’,按照三國本土人士的看法,不能通讀百家,又怎么能創立出這樣的修行體系?
許都,丞相府,原本還在討論議題的會議,變成了‘儒道修行體系’的體驗會場,坐在的都是高才之輩,沒過多久,就一一踏入蒙童階段,很快又踏入童生,在自己識海之中建立了自我雕像,產生了文氣,真正踏入‘儒道’修行。
也好在都知道適可而止,這些人也沒有繼續修煉下去,壓制了心中的興奮和沖動,面帶紅光看向曹操。
曹孟德心中一聲嘆息,揮了揮手,只留下荀彧、郭嘉和程昱三人,其他人則迫不及待的回家繼續修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