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拿下錦州,和袁紹的接壤之地就大了,山海關就成了雙方屏障,這個屏障,如今在袁紹手中,鎮守幽州的,正是袁紹的兒子袁熙,山海關上,則是高干,這個袁紹手下的草包大將。
一開始,高干還嚇了一跳,瞪大了雙眼,謹防劉浩突襲,哪知道一個月過去,山海關外十多里地一個大型貿易市場建立起來,附近駐扎了一萬兵馬了事,渾然沒有進進攻的意思,這才讓高干松了口氣,以為袁紹大名,讓遼東不敢輕舉妄動,哪知道劉浩根本沒有和袁紹扳手腕的意思。
這一日,高干喬裝打扮一番,來到貿易市場,一下被里面各種商品吸引,一圈逛下來,身上的銀錢盡數花完不說,還十分意猶未盡,返回駐地之后,購買欲依舊難以壓制,到了夜間,高干猛然響起,這些商品自己都十分喜愛,換到冀州,必然十分暢銷,一下,讓他有了貿易之心。
第二日,他尋人遞了拜帖,很快得了答復,劉浩剛好在這里,也想看看袁紹手下這個將領如何,下午十分,高干就領著一隊人馬到來。
這家伙,也不知怎么回事,帶著近千兵馬出關,真以為這也就有安全感?亦或者就是為了講究排場?
高干是想來做貿易的,帶著軍馬出行,不僅是為他壯膽,更多的還是想著借袁紹的勢來壓制劉浩,壓價來的。
只是他這番做法,根本沒得到劉浩的關注,也沒給他什么特殊的接待,等到他一見到劉浩,一肚子的話就已經無從說起,實在是劉浩身上的氣勢太足,直面劉浩,比直面袁紹還要倍感壓力,什么壓價之類,早就被他拋到腦后去了。
他現在反而十分擔心劉浩會跨過山海關與袁紹爭奪天下,真要如此,他就是首當其沖,危矣。
高干,作為袁紹沾親帶故的將領,專營能力還是很強的,腦海轉到之際,他陡然發現自己來對了,和劉浩做生意,既可以拉近雙方關系,有能因此打聽更多遼東的消息,以此為依托點,說不定還能得到袁紹的賞賜,盡快將他調離山海關,返回冀州花花世界。
至于劉浩是否能打贏袁紹,高干還是十分自信的,氣勢更足又能怎樣?遼東苦寒,又怎么能和占據北方四洲的袁紹可比?山海關或許危險,但高干認為最后勝利的,一定是袁紹,他盡早調離才是王道。
劉浩不知道高干和他一個照面,就有了這么多想法,只一眼,劉浩就看出高干分明就是草包一個,大將之身,連圣階都未能達到,卻坐鎮如此緊要的關口,也不知道袁紹到底是怎么想的,就這么放心烏恒?
他現在倒是慶幸自己快速拿下錦州,否則,指不定哪里烏恒腦子一熱,給幽州的漢家百姓就帶去災難。
高干來去匆匆,劉浩嘴角玩味,貿易,他求之不得,言語之中,還暗示高干可以以無地百姓替代銀錢,更讓高干雙眼放光,這種支付方式,對高干而言,就是一本萬利,對劉浩而言,也是最大的收益,可謂皆大歡喜。
“文和,你說高干會給我們帶來多少漢家百姓?”
“以他的貪婪,十萬只是打底!袁紹帳下世家最多,土地兼并也最嚴重,失去土地的百姓數以百萬眾,就看高干敢不敢了!”
“那就好!把他胃口養大一些,冬日之前,讓他將幽州無地的百姓遷入東北即可!”
“大善!”
二人對視一眼,想到更多,幽州可以有個高干,其他地方也可以發展一個高干,袁紹的地盤這般,東吳呢?荊州等地呢?是否都可以如此?
為了人口,劉浩和諸葛亮、賈詡可謂操足了心思,各種手段都利用起來,就差坑蒙拐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