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祝酒詞過去,宴會正式開啟,過不多久,就有人找到了劉浩,來者,正是等待了許久的簡雍,這個劉備的時辰,早想在劉浩口中探聽一些口風。
幾句寒暄,簡雍就直入話題;
“秦王殿下以為今大漢如何?”
簡雍到來,劉浩就知道逃不過這個話題,他的身份說起來也有些敏感,他人不知道他來自地球,只會以為劉浩也是漢室子孫,如今又得已封王,諸侯之象盡顯,爭天下之心必然有之。
“大漢四百年,陳湯有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本王無有它意,卻十分贊成陳湯之言,我大漢民族不可欺辱,不可為奴,余者盡可商議!”
這也是劉浩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言明自己的政策,所謂余者皆可商議,就是誰有本事誰出頭,他劉浩無所謂,但底線卻不容踏過,不管日后誰當政,‘大漢民族必須屹立不倒,大漢兒郎不可為奴’這一點必須做到!
劉浩回答簡雍之言,場上所有人早就豎起耳朵,將這段話聽得清清楚楚,心中萬分震撼。
這等于公開承認各大諸侯逐鹿天下的合法性,以一個大漢王爵的身份對外這般宣布,掀起的風浪絕對是風暴級別的。
如果只是這般,劉浩今日過后,必定要被天下文人士子罵的狗血淋頭,大漢天子尚在,大漢還沒亡呢,安敢如此?這置那些以拯救大漢為己任的文人武將于何地?
有些事,心里清楚是一回事,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遮羞布再破爛也必須要有。
被劉浩這么一扯開,天下諸侯其實都聽尷尬的。
還好,劉浩后續的話將立意拔高很多。
簡而言之,就是大漢帝國可以滅亡,但大漢民族必須屹立在山巔,我大漢兒郎絕不可為他族之下,為奴為婢;
否則,參與逐鹿的那個諸侯,就很可能面臨他劉浩的問責,而劉浩完全有這個能力做到;
須知,三韓、高麗句、祖沃、扶余、烏恒、東部鮮卑和中部鮮卑就是很好的例子。
遼東有多強,這些來臨的諸侯使者此前不知,來到遼東幾日時間,也能有一個大概了解,這是一個實力絕不下任何諸侯的大勢力,一個不想和國內諸侯爭奪土地的大勢力,一個只想著從外族手中奪取土地的大勢力,能不惹,絕不要招惹。
簡雍沒想到劉浩會給出這樣一番話,這個善辯的高手一時間也不知如何反駁。
劉浩也沒有逮著簡雍多議,點到為止,他很快就會離開三國,下一次進來不知何年何月,趁此時機將心中底線畫出,也算是了卻了一番心事。
“憲和,聽說龐士元拜了軍師,他都給劉備推薦了哪些大材?司馬操德和龐德公有沒有出山的意思?”
劉浩也不老實,點出司馬操德和龐德公,可不是幫他二人揚名,而是給在場其他諸侯知曉,荊州還有著兩個大拿隱居,這才是真正的老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