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法旨,又有了路線,轉頭看到楊戩閉目修煉,哪吒連招呼都沒打,便化作一道流光離去,心中激蕩萬分。
對人而言,一個年齡階段,有一個年齡階段的想法。
對修士而言,年齡就變成了修為,修為的高低,也決定了修士站立的角度不同,所思考的想法也不一樣。
太乙真人就是如此,在殷商封神之際,想的最多的就是保命,原始的法旨,他自然遵循萬分,便是當時,他也很少將哪吒當作自己真正的弟子,什么傳承之類,也絕少給予。
封神之后,太乙真人的想法就發生了改變,哪吒,也成了他唯一的弟子,須知,到現在為止,太乙真人也只有哪吒這個被三界六道認可的弟子,這其中,太乙真人對哪吒的愧疚占據了許多。
愧疚歸愧疚,幫忙卻又無能為力,提升資質這種逆天之事,唯有兩條途徑可言:
一個是圣人出手洗筋伐髓,這條路基本被封死,他太清楚自家師尊元始天尊的性格,別說是出手,他說起都會被元始天尊臭罵一頓;去求女媧娘娘,就更不可能了,相比哪吒懵懂不知,女媧卻十分清楚其中算計,他送上門去,說不得被女媧娘娘狠狠教訓一番,也不敢去找死。
另一條,則是天地至寶的服用,比如十大靈根第一批次的果子之流,換做洪荒時期,或許還能找到,地仙界如今,他太乙真人還真沒有這個面子。
別以為劉浩很容易從鎮元子手中得到一顆人參果樹的第一批次人參果,那看是劉浩將鎮元子三尸執念化出才被鎮元子拿出償還因果的,這就說明了這第一批次的十大靈根果子珍貴到什么程度,太乙真人根本沒有能力取得。
這也使得太乙真人只能愧疚,卻無法真正幫哪吒什么,知曉哪吒明了了殷商封神之時許多內幕,知曉哪吒心中暗恨自己,可依舊當作不知,或者說,只要哪吒不和他翻臉,他就會一直當作不知,有好處也會想著哪吒一份。
哪吒出現在不周山,太乙真人就時刻關注著,哪吒那份羨慕的表情,他也看得,而后那絲激動欲哭模樣,他也看得清清楚楚,再之后,哪吒轉身離去,朝著的方向,也讓太乙真人楞了一番;
他記得,那方向似乎就是女媧娘娘成道之前的道場所在,如此看來,女媧娘娘勢必出手了,自己這個弟子億萬年來的心結也能徹底解開;當然,日后是否會和他翻臉,就很難預料了。
“唔……似乎那孫猴子也是朝著那方向尋去,至今沒有出現,這么看來,也是去了娘娘道場!”
太乙真人暗自嘀咕一句,余光朝著佛門看了一眼,看到如來等人開開心撈取靈寶,更是暗笑一聲,倒霉的,似乎不是自己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