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劉浩之后關于慈航判教之事,原始哪里不知分明是劉浩在挑撥他和接引準提的關系罷了,說什么自己惱怒依舊忍讓,不過是為了刺激自己。
可知道歸知道,心里頭還不得不承認被劉浩算計了,惱怒嗎?那是自然了,做為圣人,自己弟子背叛到了其他圣人門下,面皮可謂丟盡了,在外界看來,就是自己留不住人才,就是自己的道法比接引準提要差,若非顧忌大勢,元始天尊早就打殺上門了,至今,他內心同樣將這筆賬記在心里,等無量量劫之時,他第一個就要將幾個判教之輩抽筋剝皮。
原本這般打算被劉浩揭開傷疤,元始天尊對劉浩也是有些惱怒的,但也沒有找劉浩麻煩的想法,到了現在,他哪不知自己已經欠下劉浩不少因果,就當是償還了一部分了,也樂得如此。
不能拿劉浩如何,元始天尊只能將這份怨念轉向接引準提,轉向佛門,他心神一動,給不周山廣成子傳了一道法旨。
不周山殘脈,廣成子心中一震,一個聲音在心中響起,聽聞之后,抬頭看向佛門一方,看著正在整軍準備離開的佛門諸多準圣,臉上微微一笑,踏步前行,直接來到如來身前,張口說道;
“道友這化身乃借助誅仙陣圖斬出,還是不要前往為好!”
廣成子這話,使得如來五大明王法身一震,第一個念頭就是廣成子代表的闡教想要介入積雷山之戰,可隨后掃過闡教幾個準圣化身,又將這份心思拋棄;
同時,他也不得不感覺廣成子這話十分有理,當真這個化身前往積雷山,說不得會讓通天教主惱怒,到了那時,鬼知道自己那個脾氣爆裂的老師會不會直接將誅仙陣圖召回?真那么做,說不得順手就將自己這個化身給灰灰了事。就為這個,也必須低調一些。
“道友所言甚是,此間也需要貧僧坐鎮!”
如來五大明王化身有了決定,轉頭掃過其他佛門準圣,最后鎖定了燃燈,雖心中不愿,但還是將這個指揮權給了燃燈化身。
他知道,這個決定會給他現在佛一方帶來更多損失,可絕對想不到損失幾乎都會是他現在佛一方的佛子。
廣成子目的達成,飄然轉身離去,心里頭卻在想著為何自己師尊會突然給他來這么一個法旨?是為了和截教緩和關系嗎?在這個封神重啟時刻,這樣做確實很有必要,誰讓佛門現在這般勢大?不趁此時機打壓一下佛門,等西游結束之后,佛門氣運再次上升,到了那時,還有道門機會嗎?
不得不說,廣成子卻是想多了,元始天尊不過是心中惱怒之下給佛門使個絆子,真讓他率先向通天伸出和解之手,他卻做不到,高傲如他,哪怕明知道自己錯了,也不行,錯的不可能是他,只能是他人,只能是這個世界。
積雷山九天之上,劉浩不知自己隨口一個評論,卻幫著截教減少了一個大敵,也讓勝負天平朝著截教一方傾斜不少,他看到自己評價完元始天尊,天空連個響聲都未出現,心中也有了一絲底氣,知道短時間之內,自己哪怕證道,諸天圣人也不會刻意為難,這就足夠了。
一旁,云中子和玄都同樣等著原始給出反饋,等了好久,依舊風平浪靜,看向劉浩的眼神也露出一絲小小的佩服,心中大為感嘆眼前這家伙也是個膽大包天之輩,什么圣人在他眼中也不過如此。
休要以為這份無視就十分簡單,玄都最為清楚,一旦心中將圣人看到天高,只會在自己心中給自己無端添加一道枷鎖,有了這道枷鎖,很可能這一輩子只能止步于此了。
這份感悟,也是他化身莊子游歷人間之時才悟得,也才有了‘圣人不死大盜不止’的言語,也因為說出了這句話,讓他心中那道枷鎖盡去,從而觸摸到了自己的執念,才有了如今修為甚至比許多老牌準圣都要高上一分。
和玄都相比,云中子卻還差了些許,他內心深處也認識到了這點,或者說,他如今也在想辦法跨越這一道障礙,今日聽了劉浩評價圣人而無礙之后,內心里那顆反抗之芽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可以說,真正收獲最大的,反而是他這個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