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東勝神州
何為大勢?
大勢,就是大多數人的利益,至少劉浩是這么認為的,歷史的滾滾車輪就是大勢,而想要滾滾車輪向前,就必須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所以,哪怕一時開了歷史倒車,過不了多久,就會重歸歷史軌道,轟然向前。
縱觀歷史,變革者都十分慘烈,這就是他們看清楚了大勢,卻又沒有摸透這大勢的流速,掀起了激流,反而將自己淹沒其中,落得身敗名裂下場。
比如隋煬帝,功在千古,卻罪在當下,終歸未能斗過世家門閥。
劉浩吸取了其中利弊,在前人的基礎上稍微推動些許,且還沒有真正去撼動世家根基,屬于暗地里雙方都在偷著樂,也因此,才沒有看到天下諸國逆反的格局。
這就是‘溫水煮青蛙’,對世家門閥而言,一股腦的將他們家產收沒,絕對要和你拼命。
可當大家一起坐在餐桌上吃飯,皇帝那一份必須由他們一起買單之時,他們心中雖多有不忿,但終歸還是會選擇忍下;
因為,他們很清楚這一桌飯菜可以和供給者講價,取一個折扣,最后付出的還是以往那么多而已,這樣一來,他們就不認為是在割他們的肉,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此外,劉浩急于上馬的另一個緣由,則是看準了時間,西游尚未結束,佛法還沒有東傳,他手中的‘釋家’還沒有放出之際,讓孔丘等人將試卷的標準徹底鞏固,后來者想要分一杯羹就必須觸動所有人的利益,這也代表著‘釋家’日后再沒有進入朝堂的機會。
也就是在洪荒,換做其他世界,劉浩還真不需要這般算計,可在洪荒,劉浩也不得不謹慎為之,將這份可能徹底打碎為好。
這份算計,哪怕是混沌之中的接引準提也沒有看明,到底而言,大唐如今還真沒有佛門什么事,尊李耳為祖宗的大唐皇帝可可不敢讓佛門中人踏足朝堂,科舉之中沒有佛門經義也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祖制,是一個最佳借口,世家門閥們,日后一定會緊緊抓住這一個借口,固化試卷百家經義多寡問題,固化試卷百家經義的必須問題,也固化了其他學說再不得進入試卷的問題。
這也是劉浩為何驅使孔丘等人出卷的緣故,為的就是讓世家門閥們日后將這個‘祖制’堂而皇之的供奉起來,徹底將佛門阻擋在外。
而所謂的‘祖制’,不過是劉浩手中一個微小的棋子而已,等到時機合適,不過是他口中一條命令罷了,到了那時,劉浩只要輕飄飄一句‘分科’即可,細分科舉,也細分百家,各司其職,且依舊是大勢爾!
圣人們可不會對科舉產生什么心思,休說區區科舉,便是人間諸國在他們眼中也不過是螻蟻爾,能讓他們關注的,也唯有‘大勢’。
此大勢,雖只在人族,然人族好歹是洪荒主角,也由不得他們不投入心思進入其中,當然,他們真正的關注點則是為何劉浩能夠推動這股大勢。
到了最后,圣人們得到的‘因勢利導’四個大字。
換言之,也就是‘順天而為’!
闡教經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