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聽在普賢菩薩耳邊,卻感覺怎么聽都十分諷刺,似乎在說,大家都在跨越世界,我這里收獲如此強烈,你們呢?
想歸想,回答可不能這么直接;
“多謝帝君關注,許是時日太短,到如今也未有其他好消息傳回!不知帝君有何建議?”
普賢最后一句同樣是一種試探,好歹人家也是本土人士,說不定一兩句提醒也能幫著靈山省去許多功夫呢?
他本來也沒指望劉浩就真給出什么有用建議,哪知道劉浩根本對此沒有什么提防之心,對劉浩來說,佛門在自己地球之中只要不將洪荒西天的霸道引入,其他都是好的;
“一方世界有一方世界的法則,菩薩自然知曉,就好比朕來到洪荒,在吸收洪荒各種傳承之時,為了不使自己欠下眾多因果,也將自身百家之道傳下,哪知道歪打正著,反而因此得了天大好處!
你們到了我那世界,或可以朕為模板嘗試一番,至于成不成,就看天意了!”
劉浩這話十分真誠,當然,也有著將自己在洪荒傳播百家做一個辯解的源頭,告訴洪荒眾生,自己當初本不是因算計而傳承百家,更多的還是反饋,哪知道歪打正著了;
他這話也算是百家之道在洪荒的第一個解說版本,且還是從他口中親口言及,自然也得到了普賢菩薩的認可;
此刻,普賢菩薩內心原本被茶水消除的苦澀一下就翻滾而起,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心中那種不甘可想而知;
他感覺自己當初沒有給自己爭取前往那方世界,是一種莫大的過錯,或許下一次見到文殊菩薩,人家已然超出自己良多了吧?
佛門喜歡傳道,恨不得信徒遍及所有地域,普賢菩薩很清楚文殊菩薩去了地球,必然為之,如來佛祖也必定多有交代,這可是一方世界的傳道,好處哪怕不比劉浩傳承洪荒百家之道,也差不了多少吧?
他哪里知道劉浩地球之中,本就有著諸多佛門,有和無之間的區別,可謂天塹一般,其中所得根本沒有可比性;
劉浩自然也不會在這點上做出任何說明,對他來說,只要佛門這些人去了自家地球,留下諸多傳承,對自家地球的生靈而言,便是天大好事,自然的,也不能讓人家一點利益都沒有吧?
“多謝帝君告知,他日倘若有機緣,貧僧必將所學一一傳承下去!”
“此,你等自己權衡即可,朕不過是提議罷了!”
普賢菩薩內心之中卻在給自己所學做出總結,想著自己和文殊菩薩所學的差別,看一看自己是不是有著特有的傳承可用,可想來想去,卻發現自己似乎白想了,心頭更是嘆息一聲,錯過機緣矣;
劉浩可不管這些,今日他這個解說,必然會通過普賢菩薩之口傳到靈山,而后傳遍整個洪荒之內,也算是給未來那些即將踏足自家地球的各大修士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一杯茶水入腹,普賢菩薩這才想起自己今日到此的目的;
“好叫帝君知曉,今日貧僧到來,也是奉了佛祖之意,前來和帝帝君相商。”
“和朕相商?莫非靈山看朕在紫薇星域孤身一人,想要支援不成?倘若如此,朕可要好好感謝你們佛祖才好!”
普賢菩薩被劉浩一個搶白,差點破了功,他抬頭看了劉浩一眼,幾次張嘴也不知如何回答,直接拒絕吧,卻看到劉浩一副期待的表情,仿佛在詢問自己到底你們靈山支援多少?
這就是劉浩和洪荒修士最大的差別,洪荒世界,眾生對臉面可是看得相當之重,劉浩卻一點概念沒有,什么臉面,要好處的時候哪里還需要顧忌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