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6、焰靈姬菩薩
劉浩選擇了低調,可他帶來的影響依舊是震撼的。
方運推動的道門‘羅天大醮’,不說將中原大地之上道士一網打盡,但也差不了多少。
這群人到來,也幾乎意味著道家真正話語權集合到了一塊,以往,他們很難甚至絕難聯合,因為各自有著各自的傳承,各自有著各自的利益,誰也不會對其他分支選擇服從。
可今日卻不同,‘紫微大帝’傳道,雖不過一瞬間而已,可收益卻是實實在在的,任何一個道士都有所收獲,不過是多與少的問題而已。
這就意味著他們很清楚,方才根本不可能是假象,而是真的有著‘紫微大帝’這一尊真神也。
結合此前徹底穩固了自己統治的大清,一夜之間消失無蹤,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在他們看來,定然是紫微大帝看大清不爽了,直接終結了你的皇朝氣運,換做其他大神,這種事絕難做到,可紫微大帝是誰?
人家可是管理著人間帝皇歸屬問題的,人家就有這樣的能力和實力。
人家做完了這些,又將真正的傳承給了自己一群人,倘若再內耗什么的,說不得就真要讓‘紫微大帝’失望也。
幾乎只在半日功夫,這些道門各方就達成了默契,選擇了聯合。
這或許也同樣是方運想要看到的。
百家體系是方運的根本,但他不需要在自己‘煉化’的世界之中也出現同樣的狀況,百家爭鳴才是人家真正期待的結果。
而百家體系,可是方運攜帶自己帳下建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將是這方世界的主流,倘若道門各自行事,遲早要被打壓干凈,這一點,劉浩心知肚明也。
他甚至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方運想要促使百家體系統御‘人道’,而今日劉浩賜下的傳承,未來也會被其引導朝著‘天道’進軍。
至于‘地道’,劉浩一時半會也無法確定方運是如何打算的。
他也沒有去詢問的想法,他會將自己得到的‘地道’傳承傳下,至于未來如何發展,就不關他的事情了。
做完這些,劉浩也沒有繼續在終南山停留,依舊朝著西部行進。
而在南方安南,劉邦已經帶者張良,合方運安排的諸多儒道修士,打下了半壁江山。
非是他無法繼續前進,而是劉邦發現此時最好的做法,還是以消化為主。
歷史發展到了大清乾隆時期,南洋諸地,文明也算有了雛形,但也僅此而已,特別是諸多山林山脈之內,百越遺族依舊數量眾多。
打下了諸多城池,看似占據了不少地盤,可實際上其中依舊淺蒼百孔,無數部落、村落點綴其間,以往安南王朝也只能將他們忽略,但這些作為后來者,劉邦卻不行。
他和張良到此,可不是為了建立皇朝而來,早已在好幾個現代社會世界熟讀了歷史的他們,很清楚,這不過是他們的異常歷煉而已。
這個歷煉,真正需要他們拿到高分的,占據了多少地盤,或許連合格都不算,真正收心之旅才是考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