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生不逢時
對一個嚴重落后的冤死部落而言,大明帝國鄭和船隊的到來,就和天兵天將到來沒有什么兩樣。
非洲便是如此,都是一群赤身之輩,他們生平能夠看到的顏色,也唯有大自然才能擁有,何時見到過將如此之多的顏色安裝到服飾之中?
對于他們而言,所有的權威,無非是將一些顏色鮮艷的羽毛插在頭頂之上,以此來告知部落自己乃天神所賜,也唯有自己這個部落的領頭人才能擁有。
可這些,在大明帝國到來的船隊面前,是那么的低劣,是那么的上不了臺面。
錦衣衛,之所以能夠稱之為錦衣衛,那一身鮮艷的服裝就是最大的明證,也無人可以模仿,用一句雍容華貴來形容也無不可。
敬畏,是非洲大陸這一群黑人們看到鄭和船隊到來的第一個念頭,而后就是虔誠的跪拜,也就是他們還沒有自己的文明文字,否則今日所見,勢必會成為他們史書之上一個難以摸出的印記。
唯一可惜的就是鄭和靠岸之處,并非絕佳選擇,又或者太過遠離大明,無法將這個天然的港口真正開發起來,否則今日之后,這里也必將成為大明和非洲大陸最大的貿易點,吸引著周邊無數黑人百姓到來。
但這些,在劉浩到來之后也變得完全不是問題。
大明帝國境內,鐵礦缺乏這件事,劉浩豈能不知?
原本,他還想著澳洲大陸去截取,可后來一想也放棄了。
非是其他,而是劉浩發現澳洲大陸到底離著大明帝國距離較近,或許過不了幾年,朱棣就會將之納入開發之中,反過來,非洲大陸哪怕大明帝國生產力爆發,也需要好幾十年才能夠做到。
劉浩在京城已經看到劉邦三人豎起了煉鋼高爐,自然也要出一份力量,他今日到此何嘗不是出于這份心思?
‘移山倒海’,此小道爾。
劉浩也知道最好的辦法是開辟一個傳送陣,但這條路顯然不行,且不說材料稀缺,就光是傳送所需的體質,也不是如今大明帝國百姓可以做到的。
他也想過從大海之中截取,但后來還是選擇了放棄,非是其他,爾是他清楚的知道非洲大陸礦場哪怕到二十一世紀,真正被利用起來的也沒有多少,與其擺放在這里浪費,還不如給現在的大明帝國添加一點籌碼更好一些。
實際上劉浩對大明帝國也是有著一分來自內心的稱贊,也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手為之,他欣賞大明帝國的風骨,特別是朱元璋朱棣時期,就更是如此。
他的動作規模很大,一次性提取了幾億噸鐵礦,可就是如此,也沒有幾個生靈察覺,或許過不多久,當地的百姓會看到原本一座山脈消失,變成了了湖泊,驚奇過后也就那么回事,頂多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新神之流。
換到大明帝國,這座鐵礦山脈卻已經被打碎,直接在劉邦三人建立的鋼鐵廠附近設立了大倉。
做完這些,劉浩這才出現在鄭和船隊主艦之上,揮手間將鄭和招到眼前。
他這一身打扮,本就是炎黃特有的道家模式,也讓突如其來轉換了空間的鄭和大大的松了口氣。
躬身行禮,口稱仙人,一套禮節過后,鄭和這才細細觀察起劉浩來。
神情依舊不卑不亢,似乎時刻在告訴自己,他的身后站著的是大明帝國的皇帝,絕不能失了禮數,但也絕對不能表現得太過謙卑。
鄭和這副模樣,反倒讓劉浩也暗中點頭,心中更是明白緣何朱棣會選擇鄭和矣!
他倒也沒有太多廢話,直接伸手間從天空拘來一片云朵,隨手煉制了一張地圖,無需多言,也是地球世界地圖是也。
作為真正睜開看世界的鄭和,一眼就能看出這份地圖的真實性,哪里還不知道眼前的仙人賜下天大機緣給他?
世間,任何一個行動,目的都是利益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