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聽到陳南所說,張良眼中頓時閃過一絲震驚,他沒想到這一次那位始皇帝會這么剛硬,要知道之前的秦始皇都是以平衡大秦帝國境內各方勢力為主的。
“陳先生,何至于如此啊,我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現在不是不入朝為官,實在是能力淺薄,無能為力啊!”張浪一臉苦惱道。
“呵呵,三先生不要說笑了,整個大秦帝國誰人不知齊魯三杰的名號,如果你們還能力淺薄,那整個天下都沒有幾個人能稱得上是智者了。”
“三先生,你我明人不說暗話,現在的大秦帝國和之前已經完全不同了,那位始皇帝大人消除了頑疾,壽元最起碼還有二十年,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想要平衡,而是又恢復到了大秦帝國爭雄七國時候的樣子,你應該明白那個時候的始皇帝有多么可怕,儒家真的能抵擋得住他的鋒芒嗎?”
“或許幾位先生和荀子老人家可以安然離開,但儒家藏書樓可是不會跑的啊!”陳南語重心長的勸說。
張浪聞言頓時皺起了眉頭,陷入了兩難境地。
秦始皇一定要儒家入朝為官其實就是讓儒家做出一個選擇,只要他們有人入了大秦帝國朝堂,那邊意味著儒家像大秦帝國妥協了。
陳南知道如果按照原先劇情的話,儒家自始至終也沒有入大秦為官,可以說最終的爭斗是秦始皇敗了,畢竟最終儒家扶持了劉邦成為漢高祖,而儒家也如愿以償的成為漢朝的國教,其后兩千年儒家在華夏大地上變得越發繁華起來。
這對于華夏大地來說在最開始其實是有正面意義的,但最終華夏也因為獨尊儒術而無法睜開眼睛看一看世界,最終走向了滅亡。
陳南想要做的就是讓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局面可以一直維持下去,而不是儒家一家獨大。
只有這樣華夏文明才能在以后健康有序的發展。
“陳先生請回吧,儒家寧折不屈,沒有商量的余地!”突然不等張良開口,門口荀子不知何時走了出來,手捧一卷書籍,一臉堅毅的朝著陳南道。
“老人家為何這么駑定,難道為了儒家,堵上無數老百姓的性命,把已經安定下來的大秦帝國再次引向叛亂也在所不惜嗎?”陳南目光炯炯有神的看著荀子開口。
“我們只做我們認為對的事情,至于大秦帝國是和平還是戰亂這并非我們所能左右的事情,天下大勢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止的。”
“再說,大秦帝國以法立國,法令嚴酷,若是讓我們儒家入朝,那儒與法要如何協調,到底應該聽誰的?”
“這很簡單啊,三權分立,儒執官,負責管理天下,法掌監督之權,負責監督百官。”
“三權分立?”荀子聽到這句話,眉頭不由微微一動,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咳咳,具體的我也不知道如何,不過你們可以去諸天城,在別的世界,三權分立這一套體系已經相當完備,你們可以去那里研究!”
陳南本來就是信口開河的胡鄒的,此刻看到荀子一副沉思的模樣,趕緊擺手打斷,生怕這老人再問自己什么深奧的問題。
他說著,伸手一晃直接把手機扔給了荀子,當然旁邊的張良也沒有忽略,陳南也給了他一部。
陳南覺得他們在研究過現實世界各國的行政體系之后,應該會得到啟發,或許可以把大秦帝國改造的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