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筷子夾了些她喜歡的咸菜,包在饅頭里,遞給福寶。
關心說道:“慢點吃,還有很多。”
福寶接過來,埋頭繼續吃,速度上稍稍放緩了一些。
鄭氏又想到了離家許久的旭陽,這么長時間連個書信都沒有,讓他們擔心。
為了不讓鄭氏陷入這種情緒里,周冀在饅頭里夾了些軟和的小菜,遞過去。
“藺奶奶,快點吃,要不然等會兒就全進福寶的肚子里去,沒得吃了。”
抬起頭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鄭氏看著孩子氣的福寶,也高興地笑起來。
附和著周冀的話,打趣說道。
“好好好,多吃點。”
轉眼間,迎來了春天,林大一家開始忙活著田里的活兒,鄭氏留在家里煮飯,忙活家務。
福寶提過要再買些人回來,可鄭氏不同意,覺得家里面這樣就很好,不想再增添人員。
此事也就作罷了,每日看著點,別讓她太勞累。
身邊的兩個丫頭到能幫上忙,也不是太擔心。
很快便到了要去府城趕考的日子,旭光特地前來,跟老爺子說了不少話,福寶做了一大桌子菜,歡歡樂樂的吃了一頓。
無論是老爺子還是鄭氏,以及福寶都不約而同的給他塞銀子,為了讓他們安心,全部都收了下來,心里也很暖。
他始終還記得,當初說過的話,而這一次他勢在必行。
走的那天早晨,鄭氏特地推著老爺子前去送行,福寶也準備了一些吃食,讓帶了過去。
見到了藺文樟夫婦,還是那個老樣子,只是關系上就很淡了。
等旭光離開后,兩邊就分道揚鑣,幾乎沒有多余的話。
小叔藺文杰花了幾年的時間,已經成功中舉,可后面就能再考上去,其實已經很好了。
按理說是要去府城繼續念書的,可說什么都不同意,想來應該是放心不下家里的雙親吧!
這件事福寶也沒有特地去問,若能中進士,便可當官,也不枉這么多年的苦讀。
實在不成的話,福寶想著能不能去疏通關系,舉人當官也并非沒有先例,九品芝麻官還是有機會。
當然這些全是福寶自己的想法,打算等兩年再提,還是要看個人意愿。
旭陽臨走前也給家里買了些奴仆,所以這次旭光并不是一個人去府城,身邊還有書童陪著,家里也放心。
說起讀書人,還有周傅已經考上了童生,在縣里也曾轟動一時,主要是年紀小十分難得。
而他的先生也時長夸贊他,稱之為天才,若非他自己不愿意,早年就可以中秀才,現在說不定都成舉人進士了。
雖然沒有問,但福寶猜得出來,他是想等自己回來,即使如今的他比較內斂,但眼神里還能看到那種光和依賴。
這回他用年紀小的理由也拒絕了這次報考,福寶并沒有去插手,書院的先生還以為他是想陪著周強。
于是便盯緊他的功課,爭取讓他早日達到秀才的水平,別耽誤了周傅這可閃亮的星星發光。
這個黑鍋,周強莫名其妙的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