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向著他說話,這一點讓西予措手不及,可年輕氣盛的她怎么忍得住,剛說一句便迎來全家人的指責。
于是徹底跟家里人決裂了,哭著就跑了出去,找了個地方使勁兒的哭。
等天黑了也沒人來找她,賭氣的回了夫家。
肚子餓的咕咕叫,家里灶房中連一粒米都沒有,只能喝了幾晚涼水,這是她第一次嘗到餓肚子的滋味。
回到房間里,方根長還問起了這件事,西予像是找到了傾訴口一般,除去告狀那一茬兒,其余的全部說了出來,特別是她心里的委屈。
卻不知道本來擔心女兒的藺父本來想上去追的,卻看到了方根長走來,將事情都跟女婿說了,于是他便主動請纓。
安慰了他們幾句,便去找人了。
實際上是回家睡了一覺,等著她自己回來,也將這件事記在了心里。
就這么安然的度過了一夜,也是從那天開始,她在方家的待遇越來越差,有時還跟婆婆杠了起來,于是連飯都吃不上。
丈夫除了安慰幾句,一點用處都沒有,慢慢的她碰多了壁也就學乖了。
家里的所有活都堆在了她身上,接著還要下地干活兒,越發的凄慘。
在方家吃的也是最差的,甚至有時候還沒有,那些以前養成的毛病全沒了,別說挑食能吃飽就很滿足了。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她終于發現自己有身孕了,想著生了兒子就會好過,沒想到家里的活一樣也沒讓她少干。
唯一好的一點,便是能吃飽飯,可在一次大太陽的天兒,干農活的時候孩子沒了。
才三個月還沒怎么顯懷的時候,公婆更將錯全部怪在她頭上,態度更像是仇人,連丈夫也變得更加冷漠。
西予也被繞進了這樣一個思維里面,耳邊聽多了也認為孩子沒了怪她自己不小心,怎么村里別的村婦懷孕活兒照樣干,咋一點事兒都有有,還把孩子生在了田地里。
慢慢的西予就像被綁住了似的,開始任勞任怨,將他們的話當成圣旨,成了一個聽話的媳婦。
即使這樣他們的嘴還是不饒人,總是要刺她幾句,變得越來越自卑,婆家也越看不上,就這樣的惡性循環。
藺西予的委屈在這一刻突然爆發了,大聲的嚎哭著,想到那一段日子,剛失去了孩子,身體本就虛弱,還要面對夫家人的嘲諷指責以及干不完的活兒。
不僅是體力連精神上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折磨,幾度要崩潰,卻還是熬過來了。
福寶聽到這些也憐惜她,一個剛及笄不久的小姑娘,心智上本就不成熟,又不是大家族小姐從小教養,哪里會這些。
更何況她本就是被家里寵到大的姑娘,實在是脆弱無知的很。
若是一進門就這樣對她,只能說明那家人的問題,可若是后來一步步逼近,而到了這樣的局面,也是她給了婆家這樣欺辱她的機會。
村里人為什么都想生兒子,還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但婦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