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種都不值得秦軒去冒險。
第一,自己所剩的4點兌換點,是救命用的。
他不敢肯定,以后的兩個月時間里,自己會不會生病。
系統的兌換商城中,有一種1兌換點一顆的特效藥,可以治療當前所有的傷病。
這4點兌換點,也是他給自己的一點退路。
第二,他沒指路的指南針或者導航器,一但迷路只能等死。
秦軒想了想,最終拿出了一個金屬罐,先將頭卸掉,再在里面涂上一層密封材料。
雖然浪費,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自己手中只有密封膠這一種絕緣材料。
將密封材料放在一旁。
他又用電鉆從瓶子的底下開兩個口子,分別插入兩根長長的金屬條,再用密封材料封死,一個簡單的點解器就做好了。
平時裝水只要卸掉瓶嘴,用另一個瓶子接水加入。擰緊瓶嘴用管子與氣體壓縮分離機相連,就能得到氧氣。
一個正常人,平均每天消耗的氧氣不到1千克,空氣瓶大概能存儲四升左右的水,完全電解的話,大概可以夠他用3天多,而且自己還能得到不少的氫氣作為燃料。
實際上用直流電點解水是最好的,可以有效的分離氫氣和氧氣。
但是秦軒有了氣體壓縮分離機,也不怕交流電點解水的時候發生電極逆轉,一個電極同時產生氧氣和氫氣。
做完電解制氧機,秦軒趕緊去噴泉口,接了幾瓶水回來開始試驗一下效果。
他緩緩地的將水倒入電解瓶中,擰緊瓶蓋通好氣管。
接通電源的一瞬間,空氣壓縮分離機綠色指示燈開始亮起,表示開始正常工作。
分離的氫氣和氧氣,被空氣壓縮分離機,輸送到了房間里的空瓶中。
至此,秦軒的房間才算真正的有了讓人自由活動的基礎。
趁著自己還不需要氧氣,他準備一直開著機器,先儲存幾罐氧氣,以作備用。
別到時候突然電力發生故障,沒法制氧把自己憋死。
氧氣有了,壓力艙室也有了,接下來該弄一些泥土,啟動微型生態培養倉,把紅薯苗種上。
這個事越快越好,秦軒可不想三天后餓著肚子等紅薯成熟。
沒一會兒,他收集了一大堆沙土和浮沉,混合著噴泉水制成簡單的泥土,放在了微型生態培養倉里面。
又給微型生態培養倉加了滿滿的水,這才結束。
在外面用噴泉水給自己身上清理了一下,重新回到房間里。
忙活了一會兒,一罐的水已經被電解的差不多了,氧氣也收集了不少。(實際上沒有電解質的參與,電解水的反應并不是太快,大家別較真,我也編不出來氫氧化鈉去哪里找。)
微微打開一點存著氧氣的金屬瓶閥門,讓氧氣開始充斥房間。
秦軒又慢慢的打開儲存空間放出氮氣,通過太空服面板,來平衡房間里的氧氣和氮氣濃度。
當房間里的氣壓達到一個標準大氣壓,并且氮氣和氧氣的比例在8:2的時候,秦軒同時停止了兩種氣體的釋放。
猶豫了一會兒,再三確定沒有任何問題,秦軒打開面罩,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氣。
雖然還在三天生存保護期間,他呼吸不到任何空氣,但是不代表他感覺不到空氣拂面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