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射過,蒙古精銳弓騎兵已經在另一頭和美軍后陣的空心方陣脫離接觸,直到連火炮都無法轟擊到他們。
這些蒙古精銳弓騎兵除了在最開始吃了炮彈的虧之外,豐富的戰斗經驗(雖然沒有自我,但不代表傻)很快摸清了美軍炮擊的有效殺傷距離和威力。
這在常人看來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但對于已經將殺戮和戰斗融入到骨子里的蒙古精銳弓騎兵而言卻已經成為了本能。
自然而然的,脫離炮擊有效殺傷范圍對他們來說并不算困難。
然而,一輪戰斗結束后,蒙古精銳弓騎兵沒有討到任何好處,原因無他,蒙古精銳弓騎兵引以為傲的騎射戰術乃至他們使用的武器都已經遠遠落后于這個時代了……
如果不是蒙古精銳弓騎兵的士氣值是恒定滿值,這時候面對過半的傷亡早就崩潰了!
其實,哪怕是對面的美軍精銳后陣老兵,面對一輪騎射過后的近千人傷亡(包括傷者),最前排的幾個空心方陣也基本喪失了戰斗力。
幸存的軍官們要求撤退,士兵們則心驚膽顫的看著遠處在火炮射程外重新集結整隊的古代弓騎兵。
原本這些士兵把蒙古精銳弓騎兵的騎射看成了印第安人那種騎射,心里優勢是很大的,打過一輪后,這種心里優勢在巨大的傷亡面前徹底崩塌。
若不是他們占據著絕對的人數優勢和火力優勢,前面幾個空心方陣估計已經被蒙古精銳弓騎兵射垮了。
對此,蓋茨將軍不得不將前面幾個空心方陣和后排沒有參與戰斗的營級作戰單位對換。
當然,兌換的仍然是美軍中的精銳預備隊,這就是兵力雄厚的好處,幾乎是在以車輪戰的方式在消耗對手。
剛剛被換上的生力軍無論是士氣還是軍備都要高一些,只不過后陣的陣線整體向后移了一段距離。
蓋茨將軍可不會將對換的部隊安排在原來遍地陳尸的場地上,那樣會極大打擊士兵的士氣。
在戰場上,只有站在高臺上和戰馬上的指揮官才能看清楚戰場全況,下面的士兵視野其實是非常狹隘的,很多后面的士兵甚至看不到前方激戰后雙方的尸體。
而嚴格的軍紀又約束了士兵們不準到處走動尋找視野好的地方,指揮官們自然會充分利用這一點保證后面士兵不看到過多的己方尸體,導致士氣滑落。
畢竟戰場不可能是一望無際地形平坦的大平原,就算是大平原,也會有地形的起伏遮蔽視野,更不用說大量的友軍士兵身形的遮蔽了。
這就好比尤里前世旅游高峰期的景點,后面的人基本上甭想看到前面的景色,能看到的只有人腦袋……
很快,蒙古精銳弓騎兵調整了自己的戰術,再次沖殺過來。
蒙古精銳弓騎兵察覺到看家本領戰術不好使之后,干脆選擇了硬鋼戰術。
就是傳統騎兵的沖鋒!
當然不是墻式沖鋒,蒙古精銳弓騎兵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墻式沖鋒。
他們的強橫更多體現在個人的戰斗技巧和馬術。